第二六六章 钻床、锯床(求订阅!)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道君、未来天王、主神崛起、天机之神局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明末皇帝分身最新章节!
视察了农场后,肖图白又来到咸水沽,为即将开始公开招生的天津工科院进行鼓励。天津工科院选址在咸水沽,因为宋应星奉行“天工之道”,认为工科研究,应该在产业发展服务。
咸水沽已然是天津特区的工业中心,里面石油化工、纺织加工、钢铁冶炼、军火制造、玻璃生产、工程机械制造,等等一系列技术先进的大型工厂。毫无疑问,这些工厂的存在,更有利于天津工科院实践“天工之道”。
在天津工科院还未正式开学之前,宋应星已经召集了一大批自然科学和工程机械的爱好者,率先组建了一个个的研究项目团队。
工科院的筹备顺序是——先是召集学术人才,学术人才选择感兴趣的研究项目。根据研究项目立项,召集更多的研究人手。之后,研究有了一系列的成果,并且自圆其说后,根据其学说,创立一门专门的课程。某个学说研究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具备影响力,便将其专门提升为一个学科。而一个学科不断的壮大,则可以扩大为某个系——物理系、化学系、机械系、数学系、哲学系……
总之,建立一个学院,也是顺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是肖图白他拍板,说要建立物理系就建立物理系,说要建化学系就建化学系。
科学研究,和其他的项目一样,首先要人人们感兴趣,自发的研究一个项目。这个项目探索过程中,发现了一堆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以及提升人们对于宇宙规律认识的奥秘后,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系列的学说、科目。
而执政者,硬是要拍班子设立某个学科,按着这个科目的目录,去找相关的人才,未必能够找到真正的热爱这门学科的人,最大的可能是,找到一堆庸才。甚至是连庸才也不如的废材。
用这些并不是真正热爱一门学术的人,去研究这门学术,能有多少工作热情,以及能研究出多少成果,都是非常值得怀疑的。
这就等于是雇主出钱,雇佣一批雇工从事某一项工作,雇佣的人从事的未必是自己热爱的事业,自然是能偷懒就偷懒,能耍滑就耍滑。
若是一些学者。真正痴迷、热爱一个项目,在没有人支持的情况下。他们已经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用于某个项目的研究。长期的研究,甚至出了一些成果。这时候,他们已然热爱自己的研究,将之视为人生的事业。
投资这一批理想主义者,支持他们的事业,显然是更容易出成果的。因为,理想主义者,是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努力。并非是为了雇主布置任务而工作。
宋应星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而且是一个非常拥有研究能力和发明改进能力的超级大牛人。对于各种科学原理和机器的认识,已经是大明王朝第一人。也许,一些能工巧匠,能够在自己专业的领域,超过宋应星。
但是,宋应星对于大多数的机器。都是非常感兴趣,更琢磨出很多机器生产过程中的原理。宋应星知道的大明先进机器种类,超过数百种以上。其中,甚至包括了一些在17世纪属于较为先进的机床。
在宋应星来到天津后。肖图白允许宋应星探访天津所有的工厂,包括了较为机密的“天津军器局”。
天津军器局,可能是天津保密程度最高的工厂。里面基本上,是被士兵把守,进出隔绝。厂内的工人,未经允许,只能在厂内工作、生活,而厂外的物资、原料运输到厂内,也是由军队负责。
整个天津军器局面积6平方公里,里面生活了1.3万人,包括了军器局工匠家属在内。里面有政府机构、有医院、有学校、有娱乐场所。外面有的,里面都有。甚至,里面的生活条件,还超过其他的城区。但是,这是一个高度保密的单位,天津大多数的官民,甚至是普通的军人,也未必能被允许进出天津军械局。
宋应星进了军械局后,与里面的工匠师傅们,认证的研究了生产技术。让宋应星最感兴趣的,恐怕是“齿轮渐开线”和“变速齿轮”这一门,肖图白提出的技术。普通的军器局工匠,应用这门技术,主要加速了钻头的转速,用来钻枪管时,速度加快了十多倍。原本,需要一个月时间加工的火铳枪管,在天津军械局,仅仅需要两三天即可又快又好的加工完成。
这种变速齿轮应用在钻床上,令宋应星灵感大发,很快改进了机器,基于这门技术原料,弄出了更多的机器。
宋应星这段时间,令工匠按照他的想法,制造了一座大风车。然后,以风车作为动力,将手摇钻穿,变成了——“风车钻床”!
“风车钻床”的特点是利用风车提供动力,用变速齿轮的特性,将慢速的钻头,变成更快速度的钻头。
“风力钻床”的发明,使得宋应星被工匠们视为仅次于肖国师的大牛。因为,宋应星的研究,是在肖图白提供的技术原料的技术上,加以改进出来的。肖图白的技术原料,是开天辟地一般的创举。而宋应星的“风力钻床”也是一门先进的机器,但是却也是在肖图白给出的原理框架上,弄出来的成果,总之,工匠们也是非常识货之人,对于宋应星这种天才,自是非常尊重。
“风车钻床”发明后,火铳钻孔显得更加方便快捷。已经开始熟悉使用这门先进机器的工匠,已经能够在一天时间内,加工出一根合格的枪管。
在“风力钻床”牛刀小试后,宋应星又发明了“风力锯床”。事实上,锯床和钻床,核心的原理,都是利用风车作为动力,用变速齿轮技术,改变了圆锯转动速度。圆形的锯子,在风车动力下,快速的转动……
已经适应了“钻床”的工匠,在“风车钻床”出现后,并没有多大的惊讶!但是,锯床却令人震惊,尤其对于木匠的震动程度,更为深刻……
“我从来没有想到过,锯子能够这么有快速的加工木材!”拥有三十年木工经验的米木匠,在很多年以后回想起来,依然用震惊的语气,评价锯床的出现。
在风车带动下。
变速齿轮疯狂的带动圆形锯片……
巨大的原木,如同薄纸一般,被轻轻的锯成两半!米木匠吃惊的操着锯床,兴奋道了极点,锯木头,就如同且豆腐一般容易。
是的!
效率至少提到了三倍以上,畅快淋漓的操作,节省了大量的体力和时间。更重要的是,这一门机器,能让经验丰富,但是却年老体弱的木匠,能够重新拿起锯子。不,应该是操起锯床,来加工出他们想要加工的木材。
风车锯床的出现,令肖图白也为之震动!
因为,锯床这一门工具,最重要的用途,恐怕将会是造船厂!造船,最繁重的工作,恐怕就是对于木材的加工!这不但的技术活,也是体力活!
用锯床,节省大量的加工时间,就意味着天津的造船效率大增。而造船效率大增,意味着海上贸易和海军的建设,有了保证。
光是这一项发明,其意义已经超过了肖图白给予宋应星投资的百万资金。当肖图白晓得了宋应星的这两项技术改进和发明后,提出给他20万两的科技创新奖励。
宋应星却是以他志不在钱财上,断然的拒绝。
最终,肖图白劝说他收下,表示如果宋应星不收下,将来的科技人才都争相效仿。那么天津就少了一门以钱财激励人创新的手段。
宋应星无奈收下了奖励后,后来却是在学院中成立了“宋应星创新奖”,专门用来激励科技创新的后辈。而之后的很多年里面,宋应星又陆续将官府奖励他的钱财,让投入了这个奖励基金。
后来,宋应星去世后,其后辈也是尊重其遗嘱,用宋应星的遗产,成立“宋应星创新奖”基金会,用以激励后进人才的科技创新。这一门奖项,后来逐渐演变为华夏最重要的科技奖项,能够被提名,也成为莫大的荣誉,这是后话……
“长庚先生,你真的上天赐给我的鲁班!”肖图白显得非常激动的赞赏。长庚是宋应星的字,用字称呼,显得较为亲近。
宋应星笑道:“雕虫小技,若不是国师大人夺造化之功,创出了‘变速齿轮’,我这点微末创新,也就根本不能发挥作用。”
肖图白笑道:“一门理论,只有创出更多的实用技术,用实用技术,更好的改变世界,这才是正道!光有理论,而没有机遇理论创立的技术,何以令世人钦佩这门理论的伟大?”
宋应星不仅深思道:“看来,有必然多激励人们多发明!光研究道理,而不发明技术,天工之道,是不能被发扬光大的!”
——————
ps:可怜的订阅一直在下滑啊,悲催求订阅。
视察了农场后,肖图白又来到咸水沽,为即将开始公开招生的天津工科院进行鼓励。天津工科院选址在咸水沽,因为宋应星奉行“天工之道”,认为工科研究,应该在产业发展服务。
咸水沽已然是天津特区的工业中心,里面石油化工、纺织加工、钢铁冶炼、军火制造、玻璃生产、工程机械制造,等等一系列技术先进的大型工厂。毫无疑问,这些工厂的存在,更有利于天津工科院实践“天工之道”。
在天津工科院还未正式开学之前,宋应星已经召集了一大批自然科学和工程机械的爱好者,率先组建了一个个的研究项目团队。
工科院的筹备顺序是——先是召集学术人才,学术人才选择感兴趣的研究项目。根据研究项目立项,召集更多的研究人手。之后,研究有了一系列的成果,并且自圆其说后,根据其学说,创立一门专门的课程。某个学说研究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具备影响力,便将其专门提升为一个学科。而一个学科不断的壮大,则可以扩大为某个系——物理系、化学系、机械系、数学系、哲学系……
总之,建立一个学院,也是顺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是肖图白他拍板,说要建立物理系就建立物理系,说要建化学系就建化学系。
科学研究,和其他的项目一样,首先要人人们感兴趣,自发的研究一个项目。这个项目探索过程中,发现了一堆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以及提升人们对于宇宙规律认识的奥秘后,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系列的学说、科目。
而执政者,硬是要拍班子设立某个学科,按着这个科目的目录,去找相关的人才,未必能够找到真正的热爱这门学科的人,最大的可能是,找到一堆庸才。甚至是连庸才也不如的废材。
用这些并不是真正热爱一门学术的人,去研究这门学术,能有多少工作热情,以及能研究出多少成果,都是非常值得怀疑的。
这就等于是雇主出钱,雇佣一批雇工从事某一项工作,雇佣的人从事的未必是自己热爱的事业,自然是能偷懒就偷懒,能耍滑就耍滑。
若是一些学者。真正痴迷、热爱一个项目,在没有人支持的情况下。他们已经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用于某个项目的研究。长期的研究,甚至出了一些成果。这时候,他们已然热爱自己的研究,将之视为人生的事业。
投资这一批理想主义者,支持他们的事业,显然是更容易出成果的。因为,理想主义者,是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努力。并非是为了雇主布置任务而工作。
宋应星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而且是一个非常拥有研究能力和发明改进能力的超级大牛人。对于各种科学原理和机器的认识,已经是大明王朝第一人。也许,一些能工巧匠,能够在自己专业的领域,超过宋应星。
但是,宋应星对于大多数的机器。都是非常感兴趣,更琢磨出很多机器生产过程中的原理。宋应星知道的大明先进机器种类,超过数百种以上。其中,甚至包括了一些在17世纪属于较为先进的机床。
在宋应星来到天津后。肖图白允许宋应星探访天津所有的工厂,包括了较为机密的“天津军器局”。
天津军器局,可能是天津保密程度最高的工厂。里面基本上,是被士兵把守,进出隔绝。厂内的工人,未经允许,只能在厂内工作、生活,而厂外的物资、原料运输到厂内,也是由军队负责。
整个天津军器局面积6平方公里,里面生活了1.3万人,包括了军器局工匠家属在内。里面有政府机构、有医院、有学校、有娱乐场所。外面有的,里面都有。甚至,里面的生活条件,还超过其他的城区。但是,这是一个高度保密的单位,天津大多数的官民,甚至是普通的军人,也未必能被允许进出天津军械局。
宋应星进了军械局后,与里面的工匠师傅们,认证的研究了生产技术。让宋应星最感兴趣的,恐怕是“齿轮渐开线”和“变速齿轮”这一门,肖图白提出的技术。普通的军器局工匠,应用这门技术,主要加速了钻头的转速,用来钻枪管时,速度加快了十多倍。原本,需要一个月时间加工的火铳枪管,在天津军械局,仅仅需要两三天即可又快又好的加工完成。
这种变速齿轮应用在钻床上,令宋应星灵感大发,很快改进了机器,基于这门技术原料,弄出了更多的机器。
宋应星这段时间,令工匠按照他的想法,制造了一座大风车。然后,以风车作为动力,将手摇钻穿,变成了——“风车钻床”!
“风车钻床”的特点是利用风车提供动力,用变速齿轮的特性,将慢速的钻头,变成更快速度的钻头。
“风力钻床”的发明,使得宋应星被工匠们视为仅次于肖国师的大牛。因为,宋应星的研究,是在肖图白提供的技术原料的技术上,加以改进出来的。肖图白的技术原料,是开天辟地一般的创举。而宋应星的“风力钻床”也是一门先进的机器,但是却也是在肖图白给出的原理框架上,弄出来的成果,总之,工匠们也是非常识货之人,对于宋应星这种天才,自是非常尊重。
“风车钻床”发明后,火铳钻孔显得更加方便快捷。已经开始熟悉使用这门先进机器的工匠,已经能够在一天时间内,加工出一根合格的枪管。
在“风力钻床”牛刀小试后,宋应星又发明了“风力锯床”。事实上,锯床和钻床,核心的原理,都是利用风车作为动力,用变速齿轮技术,改变了圆锯转动速度。圆形的锯子,在风车动力下,快速的转动……
已经适应了“钻床”的工匠,在“风车钻床”出现后,并没有多大的惊讶!但是,锯床却令人震惊,尤其对于木匠的震动程度,更为深刻……
“我从来没有想到过,锯子能够这么有快速的加工木材!”拥有三十年木工经验的米木匠,在很多年以后回想起来,依然用震惊的语气,评价锯床的出现。
在风车带动下。
变速齿轮疯狂的带动圆形锯片……
巨大的原木,如同薄纸一般,被轻轻的锯成两半!米木匠吃惊的操着锯床,兴奋道了极点,锯木头,就如同且豆腐一般容易。
是的!
效率至少提到了三倍以上,畅快淋漓的操作,节省了大量的体力和时间。更重要的是,这一门机器,能让经验丰富,但是却年老体弱的木匠,能够重新拿起锯子。不,应该是操起锯床,来加工出他们想要加工的木材。
风车锯床的出现,令肖图白也为之震动!
因为,锯床这一门工具,最重要的用途,恐怕将会是造船厂!造船,最繁重的工作,恐怕就是对于木材的加工!这不但的技术活,也是体力活!
用锯床,节省大量的加工时间,就意味着天津的造船效率大增。而造船效率大增,意味着海上贸易和海军的建设,有了保证。
光是这一项发明,其意义已经超过了肖图白给予宋应星投资的百万资金。当肖图白晓得了宋应星的这两项技术改进和发明后,提出给他20万两的科技创新奖励。
宋应星却是以他志不在钱财上,断然的拒绝。
最终,肖图白劝说他收下,表示如果宋应星不收下,将来的科技人才都争相效仿。那么天津就少了一门以钱财激励人创新的手段。
宋应星无奈收下了奖励后,后来却是在学院中成立了“宋应星创新奖”,专门用来激励科技创新的后辈。而之后的很多年里面,宋应星又陆续将官府奖励他的钱财,让投入了这个奖励基金。
后来,宋应星去世后,其后辈也是尊重其遗嘱,用宋应星的遗产,成立“宋应星创新奖”基金会,用以激励后进人才的科技创新。这一门奖项,后来逐渐演变为华夏最重要的科技奖项,能够被提名,也成为莫大的荣誉,这是后话……
“长庚先生,你真的上天赐给我的鲁班!”肖图白显得非常激动的赞赏。长庚是宋应星的字,用字称呼,显得较为亲近。
宋应星笑道:“雕虫小技,若不是国师大人夺造化之功,创出了‘变速齿轮’,我这点微末创新,也就根本不能发挥作用。”
肖图白笑道:“一门理论,只有创出更多的实用技术,用实用技术,更好的改变世界,这才是正道!光有理论,而没有机遇理论创立的技术,何以令世人钦佩这门理论的伟大?”
宋应星不仅深思道:“看来,有必然多激励人们多发明!光研究道理,而不发明技术,天工之道,是不能被发扬光大的!”
——————
ps:可怜的订阅一直在下滑啊,悲催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