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太子李亨的反对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傲唐最新章节!
(求收藏、推荐票、三江票!感谢书友们的支持!)
-----------
哥舒翰是听杨晞说过会在皇帝面前为他们请求,赦免他们这些与灵宝兵败有直接干系的将领的罪责,但没想到杨晞一开始就为他们请求了,甚至为他们请赏,这是在皇帝为杨晞封赏之前呢,如何不让他意外和吃惊?
杨国忠也很吃惊,他原本打算是趁今日朝会时候,向皇帝提议重责故意延续救援速度的陈玄礼,还有哥舒翰、王思礼、庞忠等一众对他不满,想趁机除掉他的将领。没想到杨晞先一步为他们请求免罪,并要皇帝奖赏他们了。
自家这个儿子,怎么会这样?如此大事,也不和他这个父亲商量一下再决定。
不过就在他暗自腹诽的时候,杨晞向他投过来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这更让杨国忠疑惑,但也知道杨晞这样做是别有用意,也就没出来表示什么。
听杨晞这样说,李隆基也略微吃惊,不过他也挺高兴,杨晞的心胸不算狭窄,没有他预料那样对其他将领落井下石。
但他依然皱着眉头道:“杨晞,你应该知道哥舒翰和他麾下的将领在灵宝遭遇惨败,二十万人马逃回来的不过八千,无数汉家儿郎命丧黄河之畔,他们的罪责是不可饶恕的,即使他们在后来的潼关保卫战为立下了功劳,但功无论如何都是比不上他们的罪责的,必当要受到处罚!”
在李隆基说这些话的时候,一边站着的哥舒翰再也忍不住了,扑通一声跪到了殿前,准备自请罪,但杨晞抢在了他面前申诉,“陛下,臣去往潼关后,也了解了灵宝兵败的大概!哥舒元帅及其他将领虽然有很大的责任,但最主要的还是与监军边令诚过多插手军务,不尊重哥舒元帅及众将的建议有关,也正是边令诚在战事开始后的逃跑,导致了军心大乱,军心争相逃跑,最终灵宝之战大败!”
杨晞以一副豁出去的神态解释道:“正是了解了这些,臣才在边令诚逃回潼关城后,当众将其斩杀,以儆效尤,以他的人头来激励士气!陛下,灵宝兵败的祸首是监军边令诚,边令诚不懂军务,还对哥舒元帅的布置指手划脚,大战开始后临阵脱逃,导致军心涣散……”
“其他将士当然要责罪,但应该让他们继续戴罪立功,要是有卓著战功立下,如王思礼、庞忠将军,应该给予其一定的奖赏,以激励士气,让他们更好地御敌!哥舒元帅在兵败退后潼关后,积极应对,严密布置,受火拔归仁的胁持也没妥协,随后的战斗中一直在城头指挥,并力排众议,支持臣的决定,不然潼关城早已经破了!还请陛下看着哥舒元帅及众将奋勇杀敌的份上,慎重考虑!”
杨晞的话让殿上众臣一阵吃惊,在他话说完后,竟然没人马上站出来表示支持或者反对。
“唔,杨小爱卿说的也是有理!”李隆基颌首点头称是,但并没马上宣布什么,而是委婉地说道:“要如何处置哥舒翰及潼关诸将,朕还要细细考虑一下再做决定,不过杨小爱卿的奖赏是不能少的,朕也会好生考虑一下,不日就宣布的!”
李隆基说着,示意杨晞及其他诸臣先不要说什么,继续道:“诸位爱卿,潼关在杨小爱卿率军苦战之下终于守住了。潼关无忧,长安的安危也不要担心,但叛军依然未被击退,崔乾佑数万人退守陕郡,东都洛阳还在安贼手中,朕不希望看到黎民百姓再受安贼叛军的奴役,叛乱一定要早日平息!今日朝会,朕想听听各位爱卿有何良策,可以尽快将叛乱平息!”
一听李隆基如此说,杨晞心里有不好的预感起来,很可能李隆基并没吸取灵宝兵败的教训,有派兵出潼关作战的打算,大臣中也有人有这样的想法!
果不其然,在李隆基话音刚落,就有一位杨晞不知道名讳的大臣站出来,慷慨激昂地奏道:“陛下,如今叛军势微,在潼关城前损失惨重后只能退守陕郡和洛阳,洛阳到范阳之间的驿道多处被截断,各地勤王之师相继到来,臣觉得应该趁此大好机会,一举将叛军消灭在河南地,不让其回范阳老巢!”
“陛下,臣反对!”这位不知名的大臣话音刚落,杨晞就马上站出来反对了。
“潼关之战取得胜利,只是利用了叛军没摸清情况下的险胜,我们是利用潼关险恶的地形,还有上天以一场暴雨的相助而取得了胜利,不然根本没有办法将叛军击退!”杨晞说的慷慨激昂!
“如今潼关附近的兵力相比仍然是叛军占绝对优势,出潼关的道路又非常狭窄,容易被叛军伏击,灵宝之战就是前车之鉴!”在殿内皇帝及众臣的惊异中,杨晞侃侃而说,“陛下,因此臣以为,如今潼关守军要做的依然是据关而守,严防叛军的攻城,再加强练兵,尽快提高潼关镇军的战斗力,而不是主动出关作战!要是强令几近是乌合之众的潼关镇军出关作战,灵宝惨败的境况仍然可能发生!陛下,现在不能做急功近利的事,叛军势盛,但他们远离范阳老巢,最怕的就是与我军的对峙,想速战速决,攻占长安,以长安号令天下,我们断不能如叛军意愿,出关作战,而是应该据潼关而守!”
“父皇,儿臣不赞同杨元帅此议!”一直冷眼旁观的太子李亨站了出来,公然反对杨晞的提议:“如今局势已经与几天前完全不一样,叛军在潼关城下遭遇惨败,无奈只能退守陕郡,安贼有想从洛阳撤军的打算,郭子仪、李光弼、颜真卿等将各将已经取得了连番的战果,我军已经有灵宝兵败的教训,无论谁领军,相似的错误不可能再犯第二次!只要小心谨慎,不可能被叛军伏击的!”
李亨说着,话锋一转,“父皇,杨元帅年少,没指挥过大的兵事,据关而守可以凭借一些小伎俩取得成功,但要指挥大队人马作战,统兵将领必须要经过多次战争的磨练才行,不然没办法做出随机应变!父皇,儿臣认为,杨元帅的使命已经完成,后续的战事应该另遣一将指挥,不然后果很难预料!”
李亨这样的请求,不只李隆基意外,殿上的其他大臣,包括一直没言语的哥舒翰,及杨国忠、韦见素、魏方进都大吃一惊,杨晞更是意外。他想不到这位已经人过中年的当朝太子,竟然在这个时候提出要李隆基免了他领军元帅的职,另委他人!
C
(求收藏、推荐票、三江票!感谢书友们的支持!)
-----------
哥舒翰是听杨晞说过会在皇帝面前为他们请求,赦免他们这些与灵宝兵败有直接干系的将领的罪责,但没想到杨晞一开始就为他们请求了,甚至为他们请赏,这是在皇帝为杨晞封赏之前呢,如何不让他意外和吃惊?
杨国忠也很吃惊,他原本打算是趁今日朝会时候,向皇帝提议重责故意延续救援速度的陈玄礼,还有哥舒翰、王思礼、庞忠等一众对他不满,想趁机除掉他的将领。没想到杨晞先一步为他们请求免罪,并要皇帝奖赏他们了。
自家这个儿子,怎么会这样?如此大事,也不和他这个父亲商量一下再决定。
不过就在他暗自腹诽的时候,杨晞向他投过来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这更让杨国忠疑惑,但也知道杨晞这样做是别有用意,也就没出来表示什么。
听杨晞这样说,李隆基也略微吃惊,不过他也挺高兴,杨晞的心胸不算狭窄,没有他预料那样对其他将领落井下石。
但他依然皱着眉头道:“杨晞,你应该知道哥舒翰和他麾下的将领在灵宝遭遇惨败,二十万人马逃回来的不过八千,无数汉家儿郎命丧黄河之畔,他们的罪责是不可饶恕的,即使他们在后来的潼关保卫战为立下了功劳,但功无论如何都是比不上他们的罪责的,必当要受到处罚!”
在李隆基说这些话的时候,一边站着的哥舒翰再也忍不住了,扑通一声跪到了殿前,准备自请罪,但杨晞抢在了他面前申诉,“陛下,臣去往潼关后,也了解了灵宝兵败的大概!哥舒元帅及其他将领虽然有很大的责任,但最主要的还是与监军边令诚过多插手军务,不尊重哥舒元帅及众将的建议有关,也正是边令诚在战事开始后的逃跑,导致了军心大乱,军心争相逃跑,最终灵宝之战大败!”
杨晞以一副豁出去的神态解释道:“正是了解了这些,臣才在边令诚逃回潼关城后,当众将其斩杀,以儆效尤,以他的人头来激励士气!陛下,灵宝兵败的祸首是监军边令诚,边令诚不懂军务,还对哥舒元帅的布置指手划脚,大战开始后临阵脱逃,导致军心涣散……”
“其他将士当然要责罪,但应该让他们继续戴罪立功,要是有卓著战功立下,如王思礼、庞忠将军,应该给予其一定的奖赏,以激励士气,让他们更好地御敌!哥舒元帅在兵败退后潼关后,积极应对,严密布置,受火拔归仁的胁持也没妥协,随后的战斗中一直在城头指挥,并力排众议,支持臣的决定,不然潼关城早已经破了!还请陛下看着哥舒元帅及众将奋勇杀敌的份上,慎重考虑!”
杨晞的话让殿上众臣一阵吃惊,在他话说完后,竟然没人马上站出来表示支持或者反对。
“唔,杨小爱卿说的也是有理!”李隆基颌首点头称是,但并没马上宣布什么,而是委婉地说道:“要如何处置哥舒翰及潼关诸将,朕还要细细考虑一下再做决定,不过杨小爱卿的奖赏是不能少的,朕也会好生考虑一下,不日就宣布的!”
李隆基说着,示意杨晞及其他诸臣先不要说什么,继续道:“诸位爱卿,潼关在杨小爱卿率军苦战之下终于守住了。潼关无忧,长安的安危也不要担心,但叛军依然未被击退,崔乾佑数万人退守陕郡,东都洛阳还在安贼手中,朕不希望看到黎民百姓再受安贼叛军的奴役,叛乱一定要早日平息!今日朝会,朕想听听各位爱卿有何良策,可以尽快将叛乱平息!”
一听李隆基如此说,杨晞心里有不好的预感起来,很可能李隆基并没吸取灵宝兵败的教训,有派兵出潼关作战的打算,大臣中也有人有这样的想法!
果不其然,在李隆基话音刚落,就有一位杨晞不知道名讳的大臣站出来,慷慨激昂地奏道:“陛下,如今叛军势微,在潼关城前损失惨重后只能退守陕郡和洛阳,洛阳到范阳之间的驿道多处被截断,各地勤王之师相继到来,臣觉得应该趁此大好机会,一举将叛军消灭在河南地,不让其回范阳老巢!”
“陛下,臣反对!”这位不知名的大臣话音刚落,杨晞就马上站出来反对了。
“潼关之战取得胜利,只是利用了叛军没摸清情况下的险胜,我们是利用潼关险恶的地形,还有上天以一场暴雨的相助而取得了胜利,不然根本没有办法将叛军击退!”杨晞说的慷慨激昂!
“如今潼关附近的兵力相比仍然是叛军占绝对优势,出潼关的道路又非常狭窄,容易被叛军伏击,灵宝之战就是前车之鉴!”在殿内皇帝及众臣的惊异中,杨晞侃侃而说,“陛下,因此臣以为,如今潼关守军要做的依然是据关而守,严防叛军的攻城,再加强练兵,尽快提高潼关镇军的战斗力,而不是主动出关作战!要是强令几近是乌合之众的潼关镇军出关作战,灵宝惨败的境况仍然可能发生!陛下,现在不能做急功近利的事,叛军势盛,但他们远离范阳老巢,最怕的就是与我军的对峙,想速战速决,攻占长安,以长安号令天下,我们断不能如叛军意愿,出关作战,而是应该据潼关而守!”
“父皇,儿臣不赞同杨元帅此议!”一直冷眼旁观的太子李亨站了出来,公然反对杨晞的提议:“如今局势已经与几天前完全不一样,叛军在潼关城下遭遇惨败,无奈只能退守陕郡,安贼有想从洛阳撤军的打算,郭子仪、李光弼、颜真卿等将各将已经取得了连番的战果,我军已经有灵宝兵败的教训,无论谁领军,相似的错误不可能再犯第二次!只要小心谨慎,不可能被叛军伏击的!”
李亨说着,话锋一转,“父皇,杨元帅年少,没指挥过大的兵事,据关而守可以凭借一些小伎俩取得成功,但要指挥大队人马作战,统兵将领必须要经过多次战争的磨练才行,不然没办法做出随机应变!父皇,儿臣认为,杨元帅的使命已经完成,后续的战事应该另遣一将指挥,不然后果很难预料!”
李亨这样的请求,不只李隆基意外,殿上的其他大臣,包括一直没言语的哥舒翰,及杨国忠、韦见素、魏方进都大吃一惊,杨晞更是意外。他想不到这位已经人过中年的当朝太子,竟然在这个时候提出要李隆基免了他领军元帅的职,另委他人!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