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喜忧两重天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武帝之天龙八部最新章节!
当赵孝锡挥军进攻李朝之时,远在中原汴梁城中的赵煦,也一直在关注这方面的战报。对他而言,将广南西路的军政大权交给赵孝锡,更多也是出于帝王的野心。
对于真正开始掌控皇帝权利的赵煦而言,他需要拿出一些成绩,告诉他的子民。他有能力保护这个国家,有能力让治下的百姓过上好日子。
可他从另一个角度,却很担心把过多的权利,交给赵孝锡手上,最终会不会失控。可最终对胜利的渴望,对开拓国土的野心,让他答应了赵孝锡的条件。
其实更多的一面,也让赵煦看到了赵孝锡的能力。不管怎么说,在领兵打仗上面,他确实不如赵孝锡。如果赵孝锡能取胜,对大宋而言也是个天大的喜讯。
只是在胜利的消息没有抵达之时,赵煦还是严格兵部,将这个消息告知百姓。如果赵孝锡败了,他也可以告知李朝跟天下百姓,这事是赵孝锡擅自动兵的结果。
反正在赵煦看来,这件事情无论胜败,他都是获利的一方。当然,从内心讲,他更渴望这是一场胜利。而不是一场,需要他帮赵孝锡擦屁屁的失败。
而对于赵孝锡而言,一直压着获胜的消息不报,未必没有吊一些朝廷众人胃口的意思。直到他跟赵五的大军,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报捷的战报才被核准发出。
相比赵煦打着如意算盘。想独占这份功劳,赵孝锡又怎么可能,给他这个机会呢!这种卖力的事情都他在做。军费开支都是他在掏,根本没朝廷半毛事。
很快一封报捷的快报,从广南西路出发直奔京城。特意交待,那些驿卒每城必报大捷消息的赵孝锡。也趁次机会,让中原百姓知道他琼州王又取得大胜了。
原本可以更快抵达京城的报捷战报,直到赵孝锡跟赵五两军合兵一处,抵达高度警防御的升龙城下。这份八百里加急的报捷信。才抵达了汴梁城中。
京城的百姓,看到那背着黄布包的驿卒。一脸兴奋的喊道:“琼州战报,琼州王大破李朝五路天子军,歼敌无数。八百里加急,众人皆回避!”
如此大呼小叫的声音。自然引来路人争相围观。听到大宋跟李朝开战,很多百姓都觉得非常意外。怎么朝廷与其它国家开战,他们一点都不知道呢?
可就算如此,还是有百姓会好奇道:“琼州王是谁啊?怎么没听说,朝廷有这么个王爷啊?”
有见识的百姓,很快就道:“你忘了,前两年兰州之战,就是琼州王指挥打胜的。哦!那个时候,他还不是王爷。而是郡王爷。真没想到,他又打了场大胜仗啊!”
百姓的议论之声,随着这份报捷书的到来。令全城都沉浸在讨论当中。有猜测,大宋为何跟李朝举行大战的。也有议论这个,被乾德赐封琼州的前巴蜀郡王。
也许是驿卒有意为之,他送报捷塘报的时候,也是赶在赵煦即将下朝之是。听到大殿外传来的大捷之声,朝堂上的文武大臣。自然也是议论纷纷。
不少不知情的文武官员,更是有点错愕的道:“大捷?那来的大捷?没听说。边关有战事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直到这个时候,看到那些摇头不语的六部尚书,还有几个资格老的大臣都不吭声。这些职位低下的大臣,很理智的闭嘴不言,清楚这应该是朝廷机密。
听到朝堂跟殿外传来的声音,赵煦露出一丝喜色道:“传驿卒入朝觐见!”
站在身边的太监,很快便用着尖锐的嗓子道:“皇上有旨,传驿卒觐见!”
一声声传召之声,很快来到了大殿之外。看着恭敬捧着盒子的驿卒,太监很适时的上前,将盒子给接了过来。将将其打开,将里面的捷报递到赵煦手上。
看到上面显示着赵孝锡的亲笔信,告知李朝大半国土已然占领,攻破升龙城也指日可待。其中当然少不了,那两场起到决定性的大战。
只是在战死的比例上面,赵孝锡还是夸大了一些。将战死将士的数字,提升到两万人。而俘虏跟斩杀的李朝将士,自然是达到了十万人以上。
五比一的战绩,加上赵孝锡上面写明,已然占领的城池。赵煦也忍不住欣喜道:“好,琼州王不愧本朝文武双全的王爷,这仗打的好!
章爱卿,你将此捷报念与众卿听,让诸位爱卿也分享一下,这难得的喜讯。若是父皇在天有灵,想必听到这个消息,也能心有安慰了。谅山,我们拿回来了!”
得到旨意的臣相章惇,很快从太监手中接过这份报捷文书。在满朝文武期待的目光中,同样略显惊愕般,将其给诉读了出来。而他心里,此刻也可谓大吃一惊。
尽管从回到朝堂,章惇就知道这位王爷,怕是大宋建朝已来,第一位文武双全的王族子弟。可其兰州之战,在章惇看来更多是打了西夏一个措手不及。
可眼下赵孝锡,以一路之兵力,便将他都有所忌惮的李朝,打的如此干脆利落。从上面写出的占领的城池,章惇也觉得,李朝只怕剩不下多少国土了。
相比满堂文官中,不少人表情有些惊讶,武将们则都是一脸的狂热。对于他们而言,这位知武事的王爷,无疑是他们武人敬仰的代表。
那怕如今赵孝锡,已然离开了朝堂。可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这些武将世勋家里,逢年过节都会得到,不具名人送来的礼物。谁送的,不言而喻!
当然,值得赵孝锡如此结交的,自然是拥立宋朝有功的武勋世家。普通的武将,自然是得不到这种待遇。面对这种情况,那怕赵煦也不好多说什么。
如果赵孝锡给一个武将世家送礼,赵煦身为君主则可以打压他。可面对赵孝锡不具名,跟这位多对朝廷有拥立跟护卫之功的世家送礼,他又怎么敢打压呢?
他是帝王不错,可那些军中的将士跟将领,大多都出自这些武将世家。要是把这些武将世家,全部给打压下去,这朝廷的安全由谁来护卫呢?
总之,眼下朝廷当中,文官有一部分太后在位时的老臣,对赵孝锡可谓充满好感。当初高太后出世,赵孝锡的仁孝已然得到他们的认可。
加上高太后出世,他们这些老臣尽管失宠,下场却没想象的那般凄惨。这一切得自谁之利,这些文臣心中也有数。真正对赵孝锡忌惮的,反倒是赵煦提拔的新宠臣。
这种举动,自然是帝王所忌惮的。可在赵孝锡看来,这也是他必须做的。为的就是,将来赵煦出事,他能以最快的速度,掌控大宋的军权跟朝堂。
眼下又是一场大胜,无论对赵孝锡有好感还是有恶感的大臣。都不敢在这个时候,往赵孝锡头上泼脏水。毕竟,这是替大宋开拓彊土呢!
等到散朝之后,几位已然退位,却享受上朝参政议政待遇的老将。突然走到可谓三朝老将的王师约身边,笑着道:“长驸马,今日去你家讨杯酒喝,可否?”
王师约面对这些老将的要求,也知道他们心里高兴,同时也明白。真正跟赵孝锡关系亲密的,也是他这位跟赵孝锡,还有一些裙带关系的姑父。
可不管如何,这种受人羡慕跟敬重的滋味很不错。加上如今他年事已大,连赵煦这个皇帝见到他。有时也要尊称一声‘姑父’,他只要按规矩行事,就不怕皇帝责怪。
另外他派到赵孝锡身边的孙子,如今也掌管一支五千精骑。此刻在与大辽的冲突当中,也屡次立功,已然是正四品的武将。
这一切都是因为,他跟赵孝锡建立的关系,让王家又看到了希望。不管这两兄弟将来谁当家,在王师约看来,王家的地位都能一直保持。
望着这些老将,王师约也笑骂道:“你们这些老货,看来不喝干净老夫家里的英雄血,你们是不肯善罢干休了。算了算了,谁叫今天高兴呢!喝就喝吧!”
对于这些爱酒的老将,赵孝锡几乎每月都会给他们送去。只是数量上面,王师约无疑比他们多一些。这也成了,老将们每次喝酒,都喜欢跑到王家去的原因。
下朝的文官们,看着这些开怀大笑的老将们,也不敢多说什么。尽管朝廷重文轻武,可眼前这些老将,大多都是三朝老臣。真惹急了,挨上一顿打,他们都没地说理去!
做为新派文官们的首领,章惇下朝之时,也显得兴致有些不高。相比其它大臣脸上的喜色,他却能够从这份捷报中,看出赵孝锡身居琼州,依然整军备战的决心。
从他上折请旨,到兵发李朝,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赵孝锡就训练出,一支能够攻掠李朝的精锐部队。那怕是他,对赵孝锡的统兵练兵能力,要写上一个服字。
最令他敬佩的,还是这场战事,一应开支都是赵孝锡提供。这几个月,朝廷的军饷那怕延迟发送广南西路各府,都没象以前,看到海量催军饷的奏折。
从这种变化中,章惇就知道,这些广南西路各府的军政官员,怕是都心向赵孝锡。他们所需要的东西,没有朝廷一样能得到。这是真正值得警惕的事情啊!(未完待续)R580
当赵孝锡挥军进攻李朝之时,远在中原汴梁城中的赵煦,也一直在关注这方面的战报。对他而言,将广南西路的军政大权交给赵孝锡,更多也是出于帝王的野心。
对于真正开始掌控皇帝权利的赵煦而言,他需要拿出一些成绩,告诉他的子民。他有能力保护这个国家,有能力让治下的百姓过上好日子。
可他从另一个角度,却很担心把过多的权利,交给赵孝锡手上,最终会不会失控。可最终对胜利的渴望,对开拓国土的野心,让他答应了赵孝锡的条件。
其实更多的一面,也让赵煦看到了赵孝锡的能力。不管怎么说,在领兵打仗上面,他确实不如赵孝锡。如果赵孝锡能取胜,对大宋而言也是个天大的喜讯。
只是在胜利的消息没有抵达之时,赵煦还是严格兵部,将这个消息告知百姓。如果赵孝锡败了,他也可以告知李朝跟天下百姓,这事是赵孝锡擅自动兵的结果。
反正在赵煦看来,这件事情无论胜败,他都是获利的一方。当然,从内心讲,他更渴望这是一场胜利。而不是一场,需要他帮赵孝锡擦屁屁的失败。
而对于赵孝锡而言,一直压着获胜的消息不报,未必没有吊一些朝廷众人胃口的意思。直到他跟赵五的大军,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报捷的战报才被核准发出。
相比赵煦打着如意算盘。想独占这份功劳,赵孝锡又怎么可能,给他这个机会呢!这种卖力的事情都他在做。军费开支都是他在掏,根本没朝廷半毛事。
很快一封报捷的快报,从广南西路出发直奔京城。特意交待,那些驿卒每城必报大捷消息的赵孝锡。也趁次机会,让中原百姓知道他琼州王又取得大胜了。
原本可以更快抵达京城的报捷战报,直到赵孝锡跟赵五两军合兵一处,抵达高度警防御的升龙城下。这份八百里加急的报捷信。才抵达了汴梁城中。
京城的百姓,看到那背着黄布包的驿卒。一脸兴奋的喊道:“琼州战报,琼州王大破李朝五路天子军,歼敌无数。八百里加急,众人皆回避!”
如此大呼小叫的声音。自然引来路人争相围观。听到大宋跟李朝开战,很多百姓都觉得非常意外。怎么朝廷与其它国家开战,他们一点都不知道呢?
可就算如此,还是有百姓会好奇道:“琼州王是谁啊?怎么没听说,朝廷有这么个王爷啊?”
有见识的百姓,很快就道:“你忘了,前两年兰州之战,就是琼州王指挥打胜的。哦!那个时候,他还不是王爷。而是郡王爷。真没想到,他又打了场大胜仗啊!”
百姓的议论之声,随着这份报捷书的到来。令全城都沉浸在讨论当中。有猜测,大宋为何跟李朝举行大战的。也有议论这个,被乾德赐封琼州的前巴蜀郡王。
也许是驿卒有意为之,他送报捷塘报的时候,也是赶在赵煦即将下朝之是。听到大殿外传来的大捷之声,朝堂上的文武大臣。自然也是议论纷纷。
不少不知情的文武官员,更是有点错愕的道:“大捷?那来的大捷?没听说。边关有战事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直到这个时候,看到那些摇头不语的六部尚书,还有几个资格老的大臣都不吭声。这些职位低下的大臣,很理智的闭嘴不言,清楚这应该是朝廷机密。
听到朝堂跟殿外传来的声音,赵煦露出一丝喜色道:“传驿卒入朝觐见!”
站在身边的太监,很快便用着尖锐的嗓子道:“皇上有旨,传驿卒觐见!”
一声声传召之声,很快来到了大殿之外。看着恭敬捧着盒子的驿卒,太监很适时的上前,将盒子给接了过来。将将其打开,将里面的捷报递到赵煦手上。
看到上面显示着赵孝锡的亲笔信,告知李朝大半国土已然占领,攻破升龙城也指日可待。其中当然少不了,那两场起到决定性的大战。
只是在战死的比例上面,赵孝锡还是夸大了一些。将战死将士的数字,提升到两万人。而俘虏跟斩杀的李朝将士,自然是达到了十万人以上。
五比一的战绩,加上赵孝锡上面写明,已然占领的城池。赵煦也忍不住欣喜道:“好,琼州王不愧本朝文武双全的王爷,这仗打的好!
章爱卿,你将此捷报念与众卿听,让诸位爱卿也分享一下,这难得的喜讯。若是父皇在天有灵,想必听到这个消息,也能心有安慰了。谅山,我们拿回来了!”
得到旨意的臣相章惇,很快从太监手中接过这份报捷文书。在满朝文武期待的目光中,同样略显惊愕般,将其给诉读了出来。而他心里,此刻也可谓大吃一惊。
尽管从回到朝堂,章惇就知道这位王爷,怕是大宋建朝已来,第一位文武双全的王族子弟。可其兰州之战,在章惇看来更多是打了西夏一个措手不及。
可眼下赵孝锡,以一路之兵力,便将他都有所忌惮的李朝,打的如此干脆利落。从上面写出的占领的城池,章惇也觉得,李朝只怕剩不下多少国土了。
相比满堂文官中,不少人表情有些惊讶,武将们则都是一脸的狂热。对于他们而言,这位知武事的王爷,无疑是他们武人敬仰的代表。
那怕如今赵孝锡,已然离开了朝堂。可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这些武将世勋家里,逢年过节都会得到,不具名人送来的礼物。谁送的,不言而喻!
当然,值得赵孝锡如此结交的,自然是拥立宋朝有功的武勋世家。普通的武将,自然是得不到这种待遇。面对这种情况,那怕赵煦也不好多说什么。
如果赵孝锡给一个武将世家送礼,赵煦身为君主则可以打压他。可面对赵孝锡不具名,跟这位多对朝廷有拥立跟护卫之功的世家送礼,他又怎么敢打压呢?
他是帝王不错,可那些军中的将士跟将领,大多都出自这些武将世家。要是把这些武将世家,全部给打压下去,这朝廷的安全由谁来护卫呢?
总之,眼下朝廷当中,文官有一部分太后在位时的老臣,对赵孝锡可谓充满好感。当初高太后出世,赵孝锡的仁孝已然得到他们的认可。
加上高太后出世,他们这些老臣尽管失宠,下场却没想象的那般凄惨。这一切得自谁之利,这些文臣心中也有数。真正对赵孝锡忌惮的,反倒是赵煦提拔的新宠臣。
这种举动,自然是帝王所忌惮的。可在赵孝锡看来,这也是他必须做的。为的就是,将来赵煦出事,他能以最快的速度,掌控大宋的军权跟朝堂。
眼下又是一场大胜,无论对赵孝锡有好感还是有恶感的大臣。都不敢在这个时候,往赵孝锡头上泼脏水。毕竟,这是替大宋开拓彊土呢!
等到散朝之后,几位已然退位,却享受上朝参政议政待遇的老将。突然走到可谓三朝老将的王师约身边,笑着道:“长驸马,今日去你家讨杯酒喝,可否?”
王师约面对这些老将的要求,也知道他们心里高兴,同时也明白。真正跟赵孝锡关系亲密的,也是他这位跟赵孝锡,还有一些裙带关系的姑父。
可不管如何,这种受人羡慕跟敬重的滋味很不错。加上如今他年事已大,连赵煦这个皇帝见到他。有时也要尊称一声‘姑父’,他只要按规矩行事,就不怕皇帝责怪。
另外他派到赵孝锡身边的孙子,如今也掌管一支五千精骑。此刻在与大辽的冲突当中,也屡次立功,已然是正四品的武将。
这一切都是因为,他跟赵孝锡建立的关系,让王家又看到了希望。不管这两兄弟将来谁当家,在王师约看来,王家的地位都能一直保持。
望着这些老将,王师约也笑骂道:“你们这些老货,看来不喝干净老夫家里的英雄血,你们是不肯善罢干休了。算了算了,谁叫今天高兴呢!喝就喝吧!”
对于这些爱酒的老将,赵孝锡几乎每月都会给他们送去。只是数量上面,王师约无疑比他们多一些。这也成了,老将们每次喝酒,都喜欢跑到王家去的原因。
下朝的文官们,看着这些开怀大笑的老将们,也不敢多说什么。尽管朝廷重文轻武,可眼前这些老将,大多都是三朝老臣。真惹急了,挨上一顿打,他们都没地说理去!
做为新派文官们的首领,章惇下朝之时,也显得兴致有些不高。相比其它大臣脸上的喜色,他却能够从这份捷报中,看出赵孝锡身居琼州,依然整军备战的决心。
从他上折请旨,到兵发李朝,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赵孝锡就训练出,一支能够攻掠李朝的精锐部队。那怕是他,对赵孝锡的统兵练兵能力,要写上一个服字。
最令他敬佩的,还是这场战事,一应开支都是赵孝锡提供。这几个月,朝廷的军饷那怕延迟发送广南西路各府,都没象以前,看到海量催军饷的奏折。
从这种变化中,章惇就知道,这些广南西路各府的军政官员,怕是都心向赵孝锡。他们所需要的东西,没有朝廷一样能得到。这是真正值得警惕的事情啊!(未完待续)R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