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选对谈话的时机说透话(1)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最新章节!
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教育孩子,和孩子说话,也要讲究时机,抓住“战机”,该说的时候一定要说,不该说的时候一定不要说。在最佳时机以妙语对孩子施以引导和教育,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时机不对,任你磨破嘴皮,也只能激起孩子的抵触,对孩子造成心灵伤害和精神痛苦。
1.遇物而诲,择机而教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明君唐太宗李世民,不但治国有略,而且教子有方。唐太宗曾对臣下说,教育孩子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善于“遇物而诲,择机而教”。他自己就是这样做的。
太子吃饭的时候,李世民说:“种庄稼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你懂得了这个道理,就会永远有饭吃。”
太子骑马的时候,李世民说:“这马和人一样,应当有劳有逸,不能让它过度劳累。你要是懂得了这个道理,就会永远有马骑。”
太子在大树下乘凉的时候,李世民就趁机指着树干说:“木匠锯木头,只有依照绳墨才能锯成直木板。你将来要想做个贤明的君主就得认真听取大臣的进谏。”
太子乘船游览时,李世民说:“你看,水能把船浮起来,也能把船沉下去。老百姓好比是水,君主好比是船。老百姓可以维护你,也可以推翻你。”
选准合适的时机,运用恰当的比喻教诲孩子,以取得良好效果,这就是唐太宗给当今家庭教育的启迪。
当今家长应向唐太宗学习,善于抓住教子时机。虽然教育孩子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但这并不意味着家长可以不分时间、地点没完没了地唠叨。唐太宗分别利用吃饭、骑马、乘凉和乘船的机会,谆谆教导太子不能养尊处优,要让老百姓休养生息,要注意讷谏,不要与老百姓形成尖锐的矛盾……一次次开导教诲,犹如及时雨,沁入太子的心扉,由于时机把握得对,太子很容易接受。
唐太宗教育孩子可谓用心良苦、苦口婆心。他还善于用恰当的比喻进行启发,而非抽象说教。这能诱导孩子自己去领悟、理解,把家长的外在启发教育转化为内在自我教育。经过这个转化过程,教育的效果就会显现出来。
现在有些家长教育孩子不讲场合,不分时间,吃饭的时候数落孩子考试没考好,当着客人的面揭孩子短,孩子正写作业时还唠叨考试要取得前几名。家长的动机也许是好的,所说的内容也是正确的,但因为没有选对合适的开导时机,很难收到好的教育效果,甚至事与愿违,激起孩子的反感和逆反。
诸位父母,当你准备教诲孩子、开导孩子时,请铭记唐太宗李世民的话:“遇物而诲,择机而教。”
2.教诲孩子的最佳时机
常言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打仗要讲究战机,同样,教诲孩子也要把握有利时机。父母有意识地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捕捉、选择、利用好教育时机,对孩子进行说服教诲,在合适的时间说对话,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下几种是有利的教诲时机,家长应抓住,自觉地加以利用:
孩子生活的转折点
孩子一生中会有很多生活的转折点,如小学升初中、初中毕业、新学科的开设、新学一种业余爱好等。这时孩子往往有一个美好的向上的愿望,他渴望进步,希望能以一种新面貌、新形象开始新的生活。这种进步的愿望,往往伴随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一半”的认识,即使是平时纪律比较散漫,学习不够努力的孩子,也会在这段时间表现得守纪与努力,令人有焕然一新之感。这时家长如能给以及时的鼓励和有效的督促,就能使孩子开始一种崭新的生活。
孩子生日时
对孩子来说,生日是最难忘而又愉快的日子。父母为孩子准备生日礼物和美味饭菜的同时,不要忘了生日赠言。生日赠言,既可是书面的,也可是口头的,关键是要通过赠言使孩子明白一些道理。
当孩子对某些事物有浓厚兴趣时
家长对孩子平时的行为要细心观察,一旦发现孩子对某一事物特别有兴趣,就要及时给予启发和鼓励。抓住孩子兴趣的“闪光点”因材施教,就会激发出孩子某一方面的智慧火花,使孩子在兴趣的引导下提高能力,走向成功。
当孩子遇到困惑时
每个孩子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都会遇到困惑,这时,他们往往特别渴望别人的理解和指导,此刻正是家长教育他们的最佳时机。当孩子对某件事情感到困惑时,家长抓住孩子渴望学习经验的心理,及时帮孩子进行必要的梳理,不失为教育的最佳策略。这时,无论家长是摆事实,还是讲道理,孩子都会很容易地接受,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当孩子犯错时
孩子的成长就是一个犯错改错的过程,犯错时恰好是说服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只有在发现错误的同时,孩子才更有可能深刻地去理解更多的人生道理。
综观古今中外,都可以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许多名人或成功之士,在他们成功成名的背后都有着一个经典的故事——在犯错时,他们的父母都会在发现错误的时刻教育他们,激励他们一生的成长。
因此,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不敢面对错误。这时家长就要帮助孩子分析错误,引导孩子正确面对错误,最终达到改正错误的目的。
孩子犯了错误,大多数会主动意识到自己错了,特别是当后果较严重时,还会痛悔不已。此时家长及时对孩子进行教育,就会有很强的说服力,孩子往往比较容易接受。如一个孩子平时在校不守纪律,在家不听父母的话,随便玩火,结果烧了起来,幸亏邻居发现后及时扑救,才使全家免遭灭顶之灾。看到被烧坏的家具,孩子痛哭流涕,沉痛万分。父母趁机教育他要遵守纪律,不能随便玩火,孩子从此成了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当孩子取得成绩时
生活中,孩子总会取得一定成绩,如在学校中考得了好名次,或在某项活动中表现突出受到奖励等。这个时候,孩子的情绪都会比较高昂,自信心也会比平常强,家长要抓住这个时机,在肯定和鼓励的基础上,及时指出孩子的不足之处,给孩子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引导孩子乘势而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把一时的热情转化成持久的动力。
当然,家长也不能忽视孩子因成绩而引发的骄傲自满情绪。骄傲是成功的大敌,做家长的千万忽略不得。许多孩子的学习成绩经常大起大落,其原因就是骄傲自满。因此,家长在表扬孩子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应该及时让孩子懂得“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此外,当孩子做了好事的时候,如给老人让座、帮助同学解决困难、关心班集体等,家长一定要给予孩子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孩子做好事常常是无意识的,家长要善于把这种无意识引导到有意识,逐步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
当孩子遇到困难和失败时
孩子遇到困难和失败时,最容易泄气,情绪低落,同时也最害怕嘲讽。有些家长偏偏在这个时候对孩子又挖苦又讽刺,还常常说出笨蛋、傻瓜、白给你吃的穿的之类有伤孩子自尊的话,使孩子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上进心一滑再滑。如果此时家长能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关心,积极地肯定孩子的成绩,对他的不足之处予以点拨,一块探讨解决困难的方法,帮助他重新树立信心,走出困境。在战胜困难和失败后,孩子的自信心会大大提高,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也知道如何去解决。
当孩子的合理需要得到满足时
孩子常常在学习、生活、物质和心理上提出各种需要,要求家长予以满足。如果是合理的要求,家长在满足孩子需要时,可趁机向孩子提出一些希望和要求,孩子就会把父母的话铭记在心,按照父母的期望去行动。如一个男孩要求爸爸为他买一样礼物送给过生日的同学。爸爸很快满足了他的愿望。当爸爸把礼物送给儿子时,提出了一个要求:“送给同学礼物是尊重同学,随便讲脏话就是不尊重别人,爸爸希望你今后改正随便讲脏话的坏习惯。”从此,这个男孩就再也不讲脏话了。
带孩子出门做客时
有的孩子在自己家还比较听话,但到了客人家,就容易“人来疯”,放任骄蛮,有失大人的面子。如果家长当着客人的面大声训斥孩子,孩子不但不听,甚至会故意大哭大闹,弄得大家都很尴尬。要使孩子在别人面前变得更乖更有礼貌,父母必须在临出门前先心平气和地给他介绍一些礼貌性的话语和举止,并传授文明的交往事宜,孩子就比较容易记住并有兴趣接受。回来时,最好及时表扬孩子的优秀表现之处,同时也毫不客气地指出不足之处,要求以后改正。这样做,孩子就非常清楚大人对自己的要求。
和孩子一起外出旅游时
孩子在和家长一起外出旅游时,心情一般会比较舒畅,家长在给他讲解景点故事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教育他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不能攀折花枝、乱涂乱写、用食物或脏物投掷动物、乱丢瓜皮果壳等。
教诲孩子的时机在日常生活中俯仰皆是,远远不止上述几种,关键是家长要做一个有心人,用慧眼去发现时机,用耐心去等待时机,用宽容的心去创造时机。只要时机得当、方法科学,每个孩子都会成才成功!
3.利用具体情景与孩子说话
家长仅靠单调的语言说教孩子,有时是苍白无力的。为人父母者,要善于抓住时机,利用具体生动的情景与孩子说话。
孩子表现怯懦时,利用情景给以激励。
美国肯尼迪家族的女主人就是如此。每当家里孩子因受欺负而哭泣时,她们总是说:“记住,孩子,肯尼迪家的人是决不哭泣的!”这种格言式的语言,在具体情景中经过一次次反复与强化,渐渐激励孩子们坚强起来,彻底战胜怯懦、软弱。
孩子遇到困难时,利用情景给以鞭策。
有个小女孩左小臂残疾,父母倾其所爱,却养成了她依赖、怕困难的毛病。心理医生建议女孩父母要像对待健全儿童一样对待残疾女儿,不能迁就。一次母亲让女儿削土豆,她跑到父亲面前哭诉:“我削不了,我只有一只手!”父亲捡起一只土豆说:“它不过是一只小小土豆,你却有一只半手。动动脑子,办法总会有的。记住,孩子,一只手永远都不是你的借口!”孩子无奈,只得想办法,最终还是以断臂按住土豆削完了它。这个父亲听从心理医生之劝,抓住一个具体场景,以严格而又不失温和的言辞拒绝了孩子的借口,实际上堵住了她向困难低头的退路,从容达到了教子自强的目的。
孩子流露傲气时,利用情景给以训诫。
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教育孩子,和孩子说话,也要讲究时机,抓住“战机”,该说的时候一定要说,不该说的时候一定不要说。在最佳时机以妙语对孩子施以引导和教育,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时机不对,任你磨破嘴皮,也只能激起孩子的抵触,对孩子造成心灵伤害和精神痛苦。
1.遇物而诲,择机而教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明君唐太宗李世民,不但治国有略,而且教子有方。唐太宗曾对臣下说,教育孩子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善于“遇物而诲,择机而教”。他自己就是这样做的。
太子吃饭的时候,李世民说:“种庄稼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你懂得了这个道理,就会永远有饭吃。”
太子骑马的时候,李世民说:“这马和人一样,应当有劳有逸,不能让它过度劳累。你要是懂得了这个道理,就会永远有马骑。”
太子在大树下乘凉的时候,李世民就趁机指着树干说:“木匠锯木头,只有依照绳墨才能锯成直木板。你将来要想做个贤明的君主就得认真听取大臣的进谏。”
太子乘船游览时,李世民说:“你看,水能把船浮起来,也能把船沉下去。老百姓好比是水,君主好比是船。老百姓可以维护你,也可以推翻你。”
选准合适的时机,运用恰当的比喻教诲孩子,以取得良好效果,这就是唐太宗给当今家庭教育的启迪。
当今家长应向唐太宗学习,善于抓住教子时机。虽然教育孩子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但这并不意味着家长可以不分时间、地点没完没了地唠叨。唐太宗分别利用吃饭、骑马、乘凉和乘船的机会,谆谆教导太子不能养尊处优,要让老百姓休养生息,要注意讷谏,不要与老百姓形成尖锐的矛盾……一次次开导教诲,犹如及时雨,沁入太子的心扉,由于时机把握得对,太子很容易接受。
唐太宗教育孩子可谓用心良苦、苦口婆心。他还善于用恰当的比喻进行启发,而非抽象说教。这能诱导孩子自己去领悟、理解,把家长的外在启发教育转化为内在自我教育。经过这个转化过程,教育的效果就会显现出来。
现在有些家长教育孩子不讲场合,不分时间,吃饭的时候数落孩子考试没考好,当着客人的面揭孩子短,孩子正写作业时还唠叨考试要取得前几名。家长的动机也许是好的,所说的内容也是正确的,但因为没有选对合适的开导时机,很难收到好的教育效果,甚至事与愿违,激起孩子的反感和逆反。
诸位父母,当你准备教诲孩子、开导孩子时,请铭记唐太宗李世民的话:“遇物而诲,择机而教。”
2.教诲孩子的最佳时机
常言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打仗要讲究战机,同样,教诲孩子也要把握有利时机。父母有意识地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捕捉、选择、利用好教育时机,对孩子进行说服教诲,在合适的时间说对话,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下几种是有利的教诲时机,家长应抓住,自觉地加以利用:
孩子生活的转折点
孩子一生中会有很多生活的转折点,如小学升初中、初中毕业、新学科的开设、新学一种业余爱好等。这时孩子往往有一个美好的向上的愿望,他渴望进步,希望能以一种新面貌、新形象开始新的生活。这种进步的愿望,往往伴随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一半”的认识,即使是平时纪律比较散漫,学习不够努力的孩子,也会在这段时间表现得守纪与努力,令人有焕然一新之感。这时家长如能给以及时的鼓励和有效的督促,就能使孩子开始一种崭新的生活。
孩子生日时
对孩子来说,生日是最难忘而又愉快的日子。父母为孩子准备生日礼物和美味饭菜的同时,不要忘了生日赠言。生日赠言,既可是书面的,也可是口头的,关键是要通过赠言使孩子明白一些道理。
当孩子对某些事物有浓厚兴趣时
家长对孩子平时的行为要细心观察,一旦发现孩子对某一事物特别有兴趣,就要及时给予启发和鼓励。抓住孩子兴趣的“闪光点”因材施教,就会激发出孩子某一方面的智慧火花,使孩子在兴趣的引导下提高能力,走向成功。
当孩子遇到困惑时
每个孩子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都会遇到困惑,这时,他们往往特别渴望别人的理解和指导,此刻正是家长教育他们的最佳时机。当孩子对某件事情感到困惑时,家长抓住孩子渴望学习经验的心理,及时帮孩子进行必要的梳理,不失为教育的最佳策略。这时,无论家长是摆事实,还是讲道理,孩子都会很容易地接受,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当孩子犯错时
孩子的成长就是一个犯错改错的过程,犯错时恰好是说服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只有在发现错误的同时,孩子才更有可能深刻地去理解更多的人生道理。
综观古今中外,都可以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许多名人或成功之士,在他们成功成名的背后都有着一个经典的故事——在犯错时,他们的父母都会在发现错误的时刻教育他们,激励他们一生的成长。
因此,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不敢面对错误。这时家长就要帮助孩子分析错误,引导孩子正确面对错误,最终达到改正错误的目的。
孩子犯了错误,大多数会主动意识到自己错了,特别是当后果较严重时,还会痛悔不已。此时家长及时对孩子进行教育,就会有很强的说服力,孩子往往比较容易接受。如一个孩子平时在校不守纪律,在家不听父母的话,随便玩火,结果烧了起来,幸亏邻居发现后及时扑救,才使全家免遭灭顶之灾。看到被烧坏的家具,孩子痛哭流涕,沉痛万分。父母趁机教育他要遵守纪律,不能随便玩火,孩子从此成了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当孩子取得成绩时
生活中,孩子总会取得一定成绩,如在学校中考得了好名次,或在某项活动中表现突出受到奖励等。这个时候,孩子的情绪都会比较高昂,自信心也会比平常强,家长要抓住这个时机,在肯定和鼓励的基础上,及时指出孩子的不足之处,给孩子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引导孩子乘势而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把一时的热情转化成持久的动力。
当然,家长也不能忽视孩子因成绩而引发的骄傲自满情绪。骄傲是成功的大敌,做家长的千万忽略不得。许多孩子的学习成绩经常大起大落,其原因就是骄傲自满。因此,家长在表扬孩子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应该及时让孩子懂得“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此外,当孩子做了好事的时候,如给老人让座、帮助同学解决困难、关心班集体等,家长一定要给予孩子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孩子做好事常常是无意识的,家长要善于把这种无意识引导到有意识,逐步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
当孩子遇到困难和失败时
孩子遇到困难和失败时,最容易泄气,情绪低落,同时也最害怕嘲讽。有些家长偏偏在这个时候对孩子又挖苦又讽刺,还常常说出笨蛋、傻瓜、白给你吃的穿的之类有伤孩子自尊的话,使孩子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上进心一滑再滑。如果此时家长能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关心,积极地肯定孩子的成绩,对他的不足之处予以点拨,一块探讨解决困难的方法,帮助他重新树立信心,走出困境。在战胜困难和失败后,孩子的自信心会大大提高,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也知道如何去解决。
当孩子的合理需要得到满足时
孩子常常在学习、生活、物质和心理上提出各种需要,要求家长予以满足。如果是合理的要求,家长在满足孩子需要时,可趁机向孩子提出一些希望和要求,孩子就会把父母的话铭记在心,按照父母的期望去行动。如一个男孩要求爸爸为他买一样礼物送给过生日的同学。爸爸很快满足了他的愿望。当爸爸把礼物送给儿子时,提出了一个要求:“送给同学礼物是尊重同学,随便讲脏话就是不尊重别人,爸爸希望你今后改正随便讲脏话的坏习惯。”从此,这个男孩就再也不讲脏话了。
带孩子出门做客时
有的孩子在自己家还比较听话,但到了客人家,就容易“人来疯”,放任骄蛮,有失大人的面子。如果家长当着客人的面大声训斥孩子,孩子不但不听,甚至会故意大哭大闹,弄得大家都很尴尬。要使孩子在别人面前变得更乖更有礼貌,父母必须在临出门前先心平气和地给他介绍一些礼貌性的话语和举止,并传授文明的交往事宜,孩子就比较容易记住并有兴趣接受。回来时,最好及时表扬孩子的优秀表现之处,同时也毫不客气地指出不足之处,要求以后改正。这样做,孩子就非常清楚大人对自己的要求。
和孩子一起外出旅游时
孩子在和家长一起外出旅游时,心情一般会比较舒畅,家长在给他讲解景点故事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教育他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不能攀折花枝、乱涂乱写、用食物或脏物投掷动物、乱丢瓜皮果壳等。
教诲孩子的时机在日常生活中俯仰皆是,远远不止上述几种,关键是家长要做一个有心人,用慧眼去发现时机,用耐心去等待时机,用宽容的心去创造时机。只要时机得当、方法科学,每个孩子都会成才成功!
3.利用具体情景与孩子说话
家长仅靠单调的语言说教孩子,有时是苍白无力的。为人父母者,要善于抓住时机,利用具体生动的情景与孩子说话。
孩子表现怯懦时,利用情景给以激励。
美国肯尼迪家族的女主人就是如此。每当家里孩子因受欺负而哭泣时,她们总是说:“记住,孩子,肯尼迪家的人是决不哭泣的!”这种格言式的语言,在具体情景中经过一次次反复与强化,渐渐激励孩子们坚强起来,彻底战胜怯懦、软弱。
孩子遇到困难时,利用情景给以鞭策。
有个小女孩左小臂残疾,父母倾其所爱,却养成了她依赖、怕困难的毛病。心理医生建议女孩父母要像对待健全儿童一样对待残疾女儿,不能迁就。一次母亲让女儿削土豆,她跑到父亲面前哭诉:“我削不了,我只有一只手!”父亲捡起一只土豆说:“它不过是一只小小土豆,你却有一只半手。动动脑子,办法总会有的。记住,孩子,一只手永远都不是你的借口!”孩子无奈,只得想办法,最终还是以断臂按住土豆削完了它。这个父亲听从心理医生之劝,抓住一个具体场景,以严格而又不失温和的言辞拒绝了孩子的借口,实际上堵住了她向困难低头的退路,从容达到了教子自强的目的。
孩子流露傲气时,利用情景给以训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