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节 梦兆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道君、未来天王、主神崛起、天机之神局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大宋武夫最新章节!
已经到了正月底,已经不像数九寒冬那般酷寒。从大街上传来最后一次更点的钟声,在晨风吹拂下,显得越发轻柔纤细,宛如一根轻轻震颤的银丝。
扬州行在西暖阁里灯火阑珊,照耀得这个金堆玉砌的辉煌空间里一片朦胧,斓银雕花烛台下,堆满了斑驳的蜡泪。帷幕低垂,珠帘纱窗已经透进了晚冬的凉意。
御榻上,赵谌正做着一个奇怪而恐怖的噩梦:一所空阔的大殿里,墙上琳琅地挂满了书画,室内空无一人,只有他自己在流连地欣赏着。
他在道君皇帝画的一幅‘听琴图’前面停下来……
身后传来一点古怪的声响,回头看时,一个人已经逼近了。看去像个蛮夷妇人,身材高大、披头散发、手执一支长枪……他惊骇之极,一面拔步逃跑一边大喊来人。可是竟没有一个人来,两腿已经酥软……夷妇扑上来,他仰面跌倒在地,夷妇趁势骑在他身上,手执枪尖直刺他的咽喉,慌乱中,他双手握住了枪缨,用力向外推拒,同时大喊救命,两臂已酸软得支撑不住了,枪尖离喉咙只有一寸左右……
童穆听见声音,进了屋来,看见皇上的脑袋在枕上左右滚动,啊啊地发出可怕的叫声,知道他又魇着了,便连推带喊地想把他唤醒。
赵谌醒过来了,还在瞪着一双眼睛惊恐四顾,待了好一会才完全清醒了,看清了伺候在一旁,赵谌紧张的心情顿时平静下来。
“皇上这是怎么了?是不是又做噩梦了?”
“啊,没有什么,朕做了个梦。”赵谌轻描淡写地说,但一颗心还在急剧狂跳。
“啊,什么时辰啦!再睡一会吧!”赵谌向里面侧过身去。他不愿说出梦里的情景,身为皇上,被一个梦吓成这样,他感到有伤自尊。
赵谌用力闭上眼睛,可是毫无睡意,脉搏在耳旁怦怦地响个不停,刚才这梦使他感到十分蹊跷,五天以前他也梦到一个夷妇在追杀他,情节和这次大同小异,为什么总是夷妇?道君皇帝的书画又是什么意思?古往今来画家成百上千,为什么单单梦见赵佶?而他做了金国的俘虏。
自从靖康年间金兵围城以来,他惊恐无眠,与太后和呼延庚郊外时微感风寒,后来虽然痊愈,身体却有隐患。亲政以来,越发感到精神恍惚,身体羸弱不支。
他的头脑像失控的潮水一样,沿着这条线索就漫无边际地泛滥开了……他感到这两场噩梦就是一种警示和预兆。是不是他要走上祖父的命运了?
越想就越感到恐怖,深信梦境里就是一种暗示,他顿时感到一股寒气直透脊梁,睁眼惊恐地向四下张望,残灯辉映,仍是一片黄澄澄的色调。
在众人面前,赵谌竭力做出一种励精图治的模样,但经历了符离被围,寿州大败两次挫折,在赵谌的内心,对是不是真的能够兴复基业又怀疑起来。为此,虽然亲自决定了亲征,赵谌却没有随大军出发,而是留在扬州,观望风向。
未来的结局将是怎样?据说虏酋现在兵力更盛,已经远超当年的完颜阿骨打,若是这一次在江北战败、虏酋会不会长驱直入?黄潜善和王禀能挡住他们吗?……看来还需重赏,如其不然,若果真如张铨奏折上说的:“封疆不守,二帝北迁,国朝赋税山积徒为资敌之财,又悔之何及?!”
何栗急忙重新更换了朝服,带了一名长班,慌忙地奔向行在所在的转运司而来。
他感到有很多话要向皇上面奏,除了补员、发帑、请皇上临朝理政等那些陈旧话题之外,他还要找机会,让皇帝疏远康王。
宰相李伯纪为人太正,又是太后任命,不为皇上所喜,自己和孙傅算是帝党,而康王作为宗室,和皇帝走得太近,危害了所有文官的利益……何栗默想和整理着,在心里暗暗打着腹稿。
但赵谌没有问他任何政务,而是让他解梦。
赵谌讲述着梦中的情景,仍是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何栗老态龙钟低着头专心听着。皇上讲完了,他垂下眼帘想了一会,心里盘算着怎样能使皇上转忧为喜。
“微臣以为这是好梦,是个大吉之兆。”
“噢?!为什么是大吉,你说给朕听听。”
“皇上还记得春秋时晋、楚城濮之战的前夜,晋文公所得的那个梦吗?!”
赵谌脸上露出惶惑。
“晋文公这一梦与皇上的倒非常相似。他梦见与楚王相扑,自己仰面摔倒了,楚王骑在他身上,砸破了脑壳吸食他的脑浆,惊醒后十分惶恐,将梦境告知大臣狐偃,狐偃圆梦后认为是大吉之兆,因此皇上也必是大吉无疑了。”何栗不愧才子,才思敏捷才想起这个历史典故。
“噢?!这个梦狐偃是怎么圆的?”赵谌一付急切的样子。
“狐偃说文公仰面倒地乃是得到上天看顾,楚王成骑伏之状意味着跪地请罪,脑浆是柔软之物,楚王取其柔是柔顺屈服之意。次日决战果然大胜楚军应了梦兆。皇上梦中的夷妇显然是指女真,她骑伏在皇上身上,竟和晋文公梦里的楚王完全相同,正是表明他日必将大胜索虏。”
“那么,夷妇用枪尖来刺朕的咽喉又是什么意思?”皇上已有喜色,但还有些不放心地问道。
“微臣以为,枪尖乃是枪的最前端,刺喉是伺候的谐音,合于一起就是‘抢先伺候’之意,说明努酋虏首之后,女真人会率先向我表示臣服朝贡,其他夷虏各部也将蜂起效法,从此我将出现一派四境安定娱乐升平的大好局面。”
赵谌半信半疑:“但愿一切如相公吉言。”
天亮时分,报捷的快马驰入城中,旗杆上高书“高邮大捷”四个字,是露布飞捷。
何栗再次被召入行在,这一次,皇帝容光焕发:“一切皆如先生所言,果然大破索虏,斩首三百。朕决意亲征。”
何栗拜倒:“既然王殿帅已经告捷,皇上又何必亲赴险地?”
这时,赵谌的少年心性已经完全压制了他的怀疑恐惧,他决心效仿晋文公,亲自取得城濮之战的胜利
“朕以天下重任劳烦先生了!军前粮草,万万勿要耽搁。”皇上用力握了一下次相的手,喟叹地说。
“微臣当鞠躬尽瘁、肝脑涂地,以不负陛下重托。”何栗的心中还有点小激动,皇帝没有把留守的重任交给宰相李纲,而是交给了自己这个次相。他正想进言,让皇帝小心康王,赵谌却打断了他。
“相公,大江南北,近千万流民,如同遍地干柴,相公筹措粮草,须得小心应对,休得坏了朕的江山。”
“微臣死罪,决不敢掠夺良民。”
何栗诺诺地应着,心想:皇上召见一刻千金,皇上既然关心军饷,那军饷的真是情形,也要让皇帝知道。
于是就硬着头皮,说出了那十万火急的请求:“扬州为了赈济流民,库存粮草已经不多,军中欠饷已近半年,新调援兵粮饷尚无着落。‘韩白之勇,非粟不战。’七万大军出征,每日耗粮五百石。如今江宁府库库粮业已告罄,江南交征尚未运抵扬州,为今之计唯望皇上下旨,请扬州、金陵的官宦富户捐赠,以救燃眉,暂慰大军望梅之思,以勉励将士折冲之气,则东夷丑类不难殄灭。”
“兵饷至关重要,还应多方努力,勿致缺乏,贻误军机。”赵谌半闭起眼睛缓缓说道。
求告半晌皇上只是虚应故事,令次相深感失望,便进一步恳求说:“如今东夷之患、切近剥肤,军饷已成十万火急,皇上何独惜于今日。请皇上下旨,让宗室官宦每户捐赠粮一万石,无粮可用钱抵”
“让宗室官宦捐赠。”赵谌一拍大腿,“妙啊,靖康年间围城之时,呼延庚也曾让宗室捐赠,朕立即下旨。”
皇帝找来中书舍人,也是扬州知府的汪伯彦制词,汪伯彦大叫:“此乱命也,臣不敢草诏。”汪伯彦是将扬州作为巢穴来经营,岂可得罪本地的官宦?
赵谌大怒:“朕还未出京,尔等就不把朕放在眼里了吗?请李相来,请李相公来。”
宰执廷议,争执不下,皇帝的老师孙傅也不赞成让宗室官宦捐赠,他潜意识里认为,得罪士绅绝非一件好事,本地的官绅也绝不会善罢甘休。
此次廷议没有结果,四位宰执各自出去找寻盟友,准备再次较量。
晚上,旅居在扬州的韩肖胄,韩赝胄兄弟府上,来了一位访客,是宰相李纲的门生,也与韩赝胄有旧。他受李纲之托,来拉拢韩家兄弟,让他们带头捐赠。
依李纲想来,韩家五朝为相,世受国恩,正是倾其所有以报君王之时。而且韩家家资丰厚,人丁殷实,区区一万石粮食,韩家根本就不会在乎。他只派了一个门生来,就足以说服韩家。
已经到了正月底,已经不像数九寒冬那般酷寒。从大街上传来最后一次更点的钟声,在晨风吹拂下,显得越发轻柔纤细,宛如一根轻轻震颤的银丝。
扬州行在西暖阁里灯火阑珊,照耀得这个金堆玉砌的辉煌空间里一片朦胧,斓银雕花烛台下,堆满了斑驳的蜡泪。帷幕低垂,珠帘纱窗已经透进了晚冬的凉意。
御榻上,赵谌正做着一个奇怪而恐怖的噩梦:一所空阔的大殿里,墙上琳琅地挂满了书画,室内空无一人,只有他自己在流连地欣赏着。
他在道君皇帝画的一幅‘听琴图’前面停下来……
身后传来一点古怪的声响,回头看时,一个人已经逼近了。看去像个蛮夷妇人,身材高大、披头散发、手执一支长枪……他惊骇之极,一面拔步逃跑一边大喊来人。可是竟没有一个人来,两腿已经酥软……夷妇扑上来,他仰面跌倒在地,夷妇趁势骑在他身上,手执枪尖直刺他的咽喉,慌乱中,他双手握住了枪缨,用力向外推拒,同时大喊救命,两臂已酸软得支撑不住了,枪尖离喉咙只有一寸左右……
童穆听见声音,进了屋来,看见皇上的脑袋在枕上左右滚动,啊啊地发出可怕的叫声,知道他又魇着了,便连推带喊地想把他唤醒。
赵谌醒过来了,还在瞪着一双眼睛惊恐四顾,待了好一会才完全清醒了,看清了伺候在一旁,赵谌紧张的心情顿时平静下来。
“皇上这是怎么了?是不是又做噩梦了?”
“啊,没有什么,朕做了个梦。”赵谌轻描淡写地说,但一颗心还在急剧狂跳。
“啊,什么时辰啦!再睡一会吧!”赵谌向里面侧过身去。他不愿说出梦里的情景,身为皇上,被一个梦吓成这样,他感到有伤自尊。
赵谌用力闭上眼睛,可是毫无睡意,脉搏在耳旁怦怦地响个不停,刚才这梦使他感到十分蹊跷,五天以前他也梦到一个夷妇在追杀他,情节和这次大同小异,为什么总是夷妇?道君皇帝的书画又是什么意思?古往今来画家成百上千,为什么单单梦见赵佶?而他做了金国的俘虏。
自从靖康年间金兵围城以来,他惊恐无眠,与太后和呼延庚郊外时微感风寒,后来虽然痊愈,身体却有隐患。亲政以来,越发感到精神恍惚,身体羸弱不支。
他的头脑像失控的潮水一样,沿着这条线索就漫无边际地泛滥开了……他感到这两场噩梦就是一种警示和预兆。是不是他要走上祖父的命运了?
越想就越感到恐怖,深信梦境里就是一种暗示,他顿时感到一股寒气直透脊梁,睁眼惊恐地向四下张望,残灯辉映,仍是一片黄澄澄的色调。
在众人面前,赵谌竭力做出一种励精图治的模样,但经历了符离被围,寿州大败两次挫折,在赵谌的内心,对是不是真的能够兴复基业又怀疑起来。为此,虽然亲自决定了亲征,赵谌却没有随大军出发,而是留在扬州,观望风向。
未来的结局将是怎样?据说虏酋现在兵力更盛,已经远超当年的完颜阿骨打,若是这一次在江北战败、虏酋会不会长驱直入?黄潜善和王禀能挡住他们吗?……看来还需重赏,如其不然,若果真如张铨奏折上说的:“封疆不守,二帝北迁,国朝赋税山积徒为资敌之财,又悔之何及?!”
何栗急忙重新更换了朝服,带了一名长班,慌忙地奔向行在所在的转运司而来。
他感到有很多话要向皇上面奏,除了补员、发帑、请皇上临朝理政等那些陈旧话题之外,他还要找机会,让皇帝疏远康王。
宰相李伯纪为人太正,又是太后任命,不为皇上所喜,自己和孙傅算是帝党,而康王作为宗室,和皇帝走得太近,危害了所有文官的利益……何栗默想和整理着,在心里暗暗打着腹稿。
但赵谌没有问他任何政务,而是让他解梦。
赵谌讲述着梦中的情景,仍是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何栗老态龙钟低着头专心听着。皇上讲完了,他垂下眼帘想了一会,心里盘算着怎样能使皇上转忧为喜。
“微臣以为这是好梦,是个大吉之兆。”
“噢?!为什么是大吉,你说给朕听听。”
“皇上还记得春秋时晋、楚城濮之战的前夜,晋文公所得的那个梦吗?!”
赵谌脸上露出惶惑。
“晋文公这一梦与皇上的倒非常相似。他梦见与楚王相扑,自己仰面摔倒了,楚王骑在他身上,砸破了脑壳吸食他的脑浆,惊醒后十分惶恐,将梦境告知大臣狐偃,狐偃圆梦后认为是大吉之兆,因此皇上也必是大吉无疑了。”何栗不愧才子,才思敏捷才想起这个历史典故。
“噢?!这个梦狐偃是怎么圆的?”赵谌一付急切的样子。
“狐偃说文公仰面倒地乃是得到上天看顾,楚王成骑伏之状意味着跪地请罪,脑浆是柔软之物,楚王取其柔是柔顺屈服之意。次日决战果然大胜楚军应了梦兆。皇上梦中的夷妇显然是指女真,她骑伏在皇上身上,竟和晋文公梦里的楚王完全相同,正是表明他日必将大胜索虏。”
“那么,夷妇用枪尖来刺朕的咽喉又是什么意思?”皇上已有喜色,但还有些不放心地问道。
“微臣以为,枪尖乃是枪的最前端,刺喉是伺候的谐音,合于一起就是‘抢先伺候’之意,说明努酋虏首之后,女真人会率先向我表示臣服朝贡,其他夷虏各部也将蜂起效法,从此我将出现一派四境安定娱乐升平的大好局面。”
赵谌半信半疑:“但愿一切如相公吉言。”
天亮时分,报捷的快马驰入城中,旗杆上高书“高邮大捷”四个字,是露布飞捷。
何栗再次被召入行在,这一次,皇帝容光焕发:“一切皆如先生所言,果然大破索虏,斩首三百。朕决意亲征。”
何栗拜倒:“既然王殿帅已经告捷,皇上又何必亲赴险地?”
这时,赵谌的少年心性已经完全压制了他的怀疑恐惧,他决心效仿晋文公,亲自取得城濮之战的胜利
“朕以天下重任劳烦先生了!军前粮草,万万勿要耽搁。”皇上用力握了一下次相的手,喟叹地说。
“微臣当鞠躬尽瘁、肝脑涂地,以不负陛下重托。”何栗的心中还有点小激动,皇帝没有把留守的重任交给宰相李纲,而是交给了自己这个次相。他正想进言,让皇帝小心康王,赵谌却打断了他。
“相公,大江南北,近千万流民,如同遍地干柴,相公筹措粮草,须得小心应对,休得坏了朕的江山。”
“微臣死罪,决不敢掠夺良民。”
何栗诺诺地应着,心想:皇上召见一刻千金,皇上既然关心军饷,那军饷的真是情形,也要让皇帝知道。
于是就硬着头皮,说出了那十万火急的请求:“扬州为了赈济流民,库存粮草已经不多,军中欠饷已近半年,新调援兵粮饷尚无着落。‘韩白之勇,非粟不战。’七万大军出征,每日耗粮五百石。如今江宁府库库粮业已告罄,江南交征尚未运抵扬州,为今之计唯望皇上下旨,请扬州、金陵的官宦富户捐赠,以救燃眉,暂慰大军望梅之思,以勉励将士折冲之气,则东夷丑类不难殄灭。”
“兵饷至关重要,还应多方努力,勿致缺乏,贻误军机。”赵谌半闭起眼睛缓缓说道。
求告半晌皇上只是虚应故事,令次相深感失望,便进一步恳求说:“如今东夷之患、切近剥肤,军饷已成十万火急,皇上何独惜于今日。请皇上下旨,让宗室官宦每户捐赠粮一万石,无粮可用钱抵”
“让宗室官宦捐赠。”赵谌一拍大腿,“妙啊,靖康年间围城之时,呼延庚也曾让宗室捐赠,朕立即下旨。”
皇帝找来中书舍人,也是扬州知府的汪伯彦制词,汪伯彦大叫:“此乱命也,臣不敢草诏。”汪伯彦是将扬州作为巢穴来经营,岂可得罪本地的官宦?
赵谌大怒:“朕还未出京,尔等就不把朕放在眼里了吗?请李相来,请李相公来。”
宰执廷议,争执不下,皇帝的老师孙傅也不赞成让宗室官宦捐赠,他潜意识里认为,得罪士绅绝非一件好事,本地的官绅也绝不会善罢甘休。
此次廷议没有结果,四位宰执各自出去找寻盟友,准备再次较量。
晚上,旅居在扬州的韩肖胄,韩赝胄兄弟府上,来了一位访客,是宰相李纲的门生,也与韩赝胄有旧。他受李纲之托,来拉拢韩家兄弟,让他们带头捐赠。
依李纲想来,韩家五朝为相,世受国恩,正是倾其所有以报君王之时。而且韩家家资丰厚,人丁殷实,区区一万石粮食,韩家根本就不会在乎。他只派了一个门生来,就足以说服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