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鲍鱼的价值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重返1977最新章节!
这一顿饭吃得爽利,酒也喝得痛快,后来又上了八瓶白酒,一直喝到六点才撤桌子。
于是当天,除了没人灌酒的“老刀鱼”,和“小百子”、“海狗子”这两个年纪最小的半大孩子以外,其余的“海碰子”们全都喝多了。结果谁都没走成,集体在“老刀鱼”家过了一夜。
要说喝酒这事其实和潜水一样,差不多也是遵循着身体素质的准则。所以别看“大将”和“洪衍武”、“陈力泉”都是挨灌的首要目标,但洪衍武却是第一个趴下的,大将紧随其后。
所幸的是陈力泉总算坚持到了最后,光荣地与几个灌酒的小子“同归于尽”了,终究也没让他们落着好。
这一晚上,“三戗子”和“巴蛸”醉得连床都待不住了,第二天一早醒来,发现彼此都滚落在了地上。
“飞蟹”更是抱着一棵院里的泡桐树不肯撒手,一边狂吐还一边猴儿一样地往树上爬,非说自己是神仙要上天去会嫦娥。
就连自控力最强的“虾爬子”都完蛋了,他半夜醒来就要回家,结果自己绕着院子爬了一个小时也没找着院门,最后还是被半夜出来撒尿的“小百子”发现,叫醒了“海狗子”,俩人一起才给他重新架回了屋。
总之,第二天一早起来,几乎人人都宿醉未醒,头痛得厉害。
不过尽管是身体不适,“老刀鱼”两口子也是盛情挽留,但由于大伙儿想妈的想妈,想家的想家,还是在吃过早饭后就各奔东西了。
走之前,洪衍武也没忘了给住在附近渔村的“海碰子”们,人人垫付了一份“工资”,以作为他们收海参的先期费用。
这可把那几个小子都高兴坏了,拍胸脯保证会多收些好参干带去。
而洪衍武、陈力泉和“小百子”,也与大将”、“三戗子”、“虾爬子”这三个住在城里的人,一起分担了那六百斤的鲍鱼壳,带上了“老刀鱼”上次“碰海”得来的劳动果实,踏上了返回滨城的路。
至于“老刀鱼”,因为他还要留下来继续照管晾晒海参,这次就没跟着进城。
不用说,洪衍武他们这次的主要任务,自然是要把这些鲍鱼壳和“大将”手里“海碰子”们的存货海参先给卖掉,以换取炒卖海参的启动资金。
而谈到鲍鱼的价值,那还得先多说两句。
鲍鱼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几乎没有不知道的了。谁都清楚,这玩意不是鱼,其实是贝类,是能与鱼翅比肩的海珍品。
可现在的人却并不清楚,鲍鱼之所以如此闻名遐迩,名气如此之大,主要还是因为在建国以后,它曾随着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出过一次天大的风头,这才是他能获得今天如此地位的起因。
那是在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这是冷战以来中美两国第一次打开坚冰的超级外交。我们的总理亲自布置交办给******的任务,就是要求招待外宾的国宴上要用辽东半岛的鲍鱼。因为北纬39度的海水不冷也不热,最适于鲍鱼的生长。
任务下达到黄海的獐子岛后,当地人们备感光荣和自豪,尽管鲍鱼在冬季都深藏到礁石深处“冬眠”,很难寻找足迹,但年轻的潜水员王天勇鼓起勇气,在零下20多度的严寒中,潜进砭骨的海水里寻找和捕捉质量高档的鲍鱼。
每一次浮出水面,他的潜水衣就被冻成一层玻璃状的明盔亮甲,用棍子一敲,就咔嚓咔嚓地往下掉冰碴儿。就这样,他先后奋战多天,下潜一百多次,终于捕捉到一千多公斤高质量的鲍鱼,火速送到京城。
于是《华美联合公报》发表之后,总理为此致电,特别表扬为这次重大外交成功奋战过的劳动者是“幕后英雄”。至今,王天勇的照片还高挂在獐子岛英雄谱上。同时,全国人民也就都知道了海里的这种玩意。
之后,随着经济浪潮的腾飞,人们的口袋里有钱了,饿怕了的国人第一件事就把钱花在了吃上,来弥补长期亏欠的脾胃。而一旦大鱼大肉腻味了以后,顺理成章,“生猛海鲜”的热潮便随之涌起。
会挣大钱的商人索性趁热打铁,大力鼓吹炒作,宣扬上过国宴的鲍鱼有极大的营养。说鲍鱼富含丰富的球蛋白,营养价值是核桃的七八倍。鲍鱼的肉中还有一种神奇的“鲍素”,能够破坏癌细胞生成。
他们还说鲍鱼具有滋阴补阳功效,平肝,固肾,调整肾上腺素分泌,具有双向性调节血压的作用。补阴补阳的食物一般是有着严格区分的,如果你阴虚吃人参,更会升腾燥火甚至大流鼻血,而鲍鱼却阴阳并用,补而不燥,绝无副作用。
于是鲍鱼的身价便节节攀升,没多久就俨然成了各种宴席上的大菜。什么清蒸鲍鱼、红烧鲍鱼、酱焖鲍鱼、龙井鲍鱼、一品鲍鱼、鲍鱼裙边……总之,只要有了名字带“鲍鱼”的菜品,请客的或被请的人,都会感到一种高档的品位。
然而,鲍鱼鼎盛辉煌的时候毕竟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八十年代之前,虽然它已经有幸担任了国宴的主菜,但以实际情形来讲,它的真正地位一直距离这种官方赋予的“高大上”定义相差甚远。
因为一是价钱没有放开,属于完全的计划经济,没有商业利益,就没有人主动挖掘其价值。而滨城本地人又素有“棒面肚子,料子裤子”之称,老百姓根本舍不得在吃上“奢侈”,所以鲍鱼肉尽管只卖两毛钱一斤,在水产商店完全属于难销的货,基本无人问津。
二来当时物资流通性太差,后期加工也跟不上,以至于这种玩意一直只限于本地消耗,不是海滨城市难以觅其踪迹,在全国范围便很难获得恒久、持续的价值认知。
三来渔业生产因为“运动”也一直停滞不前。所以当时在辽东半岛沿岸的任何一个海湾,只要憋一口气扎进半个多人深的水里,多少就可以找到些鲍鱼,它并不像后来那样一百倍地稀有和珍贵。
因此,这个年代的海滨渔民几乎人人可以轻易吃到鲍鱼,在本地老百姓的眼里,鲍鱼甚至还没有海螺珍贵。“海碰子”们更是可以随意把鲍肉剜出来,放在火堆上烤得滋啦啦冒油汤,然后就胡乱地嚼着,稀里糊涂地咽下肚去,那完全是单纯地用以果腹,毫无珍惜之意。
要说滨城的老百姓们对鲍鱼公认的认知,并没有什么华丽的形容词,最高的评价莫过于“鲍鱼不塞牙”。
可他们却不知道,这已经是一种最朴实无华的极致表扬了。因为什么高级的鱼呀肉呀,吃了都得塞牙,而既富有弹性又有咬劲儿的鲍鱼肉,却不塞牙,这是绝对妙不可言。
因此,事实上得着最大好处的就是洪衍武了。他一边在心里感叹“海碰子”们身在福中不知福,一边牟足劲儿地大吃大嚼鲍鱼。
从到了“云雾崖”,他在海边的每一餐,向来都短不了要烤上几十个鲍鱼,来和陈力泉、“小百子”一起分享。他还专挑大个儿的,至少也是“六头鲍”以上,弄得人人都知道他对鲍鱼情有独钟。
特别是“飞蟹”,见他们有粮食有烤鸟肉不吃,直说他们傻,笑话他们京城人没见过世面。
可洪衍武却不在乎这个,实惠已经全落他们自己肚子里了。滨城的“紫皱盘鲍”可是鲍鱼家族中的上品,以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而闻名。哪一顿饭他吃着鲍鱼喝着小酒,不是上千块的东西入肚?落个傻名,也比错失这种饕餮良机强。
可话说回来,在这个年代鲍鱼肉既然这么不值钱,那它为什么又是“海碰子”们千辛万苦也要捞出来的海货呢?
事实上,在1977年,鲍鱼真正值钱在于它那闪着七彩光的鲍壳。
此时,我们的国家正以鲍鱼壳制作贝雕工艺品出口换取来外汇,迫切需要大批原料。同时鲍壳还是著名的药材“石决明”,因为有明目的功效,有个别称叫做“千里光”,所以水产公司的收购点专门为此开出了一斤鲍鱼壳四毛八的高价。
这可是一个诱人的价钱。像一个“碰海”好手一潮水就能戗鲍鱼二十多斤,光鲍鱼壳就能卖出差不多十块钱,还白落个肉吃。
具体到洪衍武他们当中,“大将”和“陈力泉”都是西北岸目前最高记录的保持者,俩人全有过一次潮水捞出近百斤鲍鱼的惊人战绩,但因具体数目相差不远,才难以分出高下罢了。
总之,鲍鱼和海参,是这个绝对禁止私人买卖交易的革命年代唯一能卖钱的两样海物。而且鲍鱼还有一点比海参强。那就是它能被“海碰子”们光明正大地送到国家收购点里卖钱,不用怕被打成投机倒把坏分子。
不过,在此也要说明一点的是,潮涨潮落,星转斗移是自然规律。随着社会发展,当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当鲍鱼肉价格崛起的时候,情况便会发生天壤之别的变化。
鲍鱼壳很快就没有人收购了,甚至宾馆、酒店的后厨,都会把鲍鱼壳当做垃圾倒掉。金州区是滨城最后一个收购点,那时侯市内市外的“海碰子”全把鲍鱼壳往那里送,虽然价格已是每公斤54元,但已经再没有什么人觉得这是个赚钱的好活计了。
而金州收购点面对全滨城的“海碰子”也觉得不堪重负,也没坚持多久,便也跟着关闭了。
这一顿饭吃得爽利,酒也喝得痛快,后来又上了八瓶白酒,一直喝到六点才撤桌子。
于是当天,除了没人灌酒的“老刀鱼”,和“小百子”、“海狗子”这两个年纪最小的半大孩子以外,其余的“海碰子”们全都喝多了。结果谁都没走成,集体在“老刀鱼”家过了一夜。
要说喝酒这事其实和潜水一样,差不多也是遵循着身体素质的准则。所以别看“大将”和“洪衍武”、“陈力泉”都是挨灌的首要目标,但洪衍武却是第一个趴下的,大将紧随其后。
所幸的是陈力泉总算坚持到了最后,光荣地与几个灌酒的小子“同归于尽”了,终究也没让他们落着好。
这一晚上,“三戗子”和“巴蛸”醉得连床都待不住了,第二天一早醒来,发现彼此都滚落在了地上。
“飞蟹”更是抱着一棵院里的泡桐树不肯撒手,一边狂吐还一边猴儿一样地往树上爬,非说自己是神仙要上天去会嫦娥。
就连自控力最强的“虾爬子”都完蛋了,他半夜醒来就要回家,结果自己绕着院子爬了一个小时也没找着院门,最后还是被半夜出来撒尿的“小百子”发现,叫醒了“海狗子”,俩人一起才给他重新架回了屋。
总之,第二天一早起来,几乎人人都宿醉未醒,头痛得厉害。
不过尽管是身体不适,“老刀鱼”两口子也是盛情挽留,但由于大伙儿想妈的想妈,想家的想家,还是在吃过早饭后就各奔东西了。
走之前,洪衍武也没忘了给住在附近渔村的“海碰子”们,人人垫付了一份“工资”,以作为他们收海参的先期费用。
这可把那几个小子都高兴坏了,拍胸脯保证会多收些好参干带去。
而洪衍武、陈力泉和“小百子”,也与大将”、“三戗子”、“虾爬子”这三个住在城里的人,一起分担了那六百斤的鲍鱼壳,带上了“老刀鱼”上次“碰海”得来的劳动果实,踏上了返回滨城的路。
至于“老刀鱼”,因为他还要留下来继续照管晾晒海参,这次就没跟着进城。
不用说,洪衍武他们这次的主要任务,自然是要把这些鲍鱼壳和“大将”手里“海碰子”们的存货海参先给卖掉,以换取炒卖海参的启动资金。
而谈到鲍鱼的价值,那还得先多说两句。
鲍鱼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几乎没有不知道的了。谁都清楚,这玩意不是鱼,其实是贝类,是能与鱼翅比肩的海珍品。
可现在的人却并不清楚,鲍鱼之所以如此闻名遐迩,名气如此之大,主要还是因为在建国以后,它曾随着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出过一次天大的风头,这才是他能获得今天如此地位的起因。
那是在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这是冷战以来中美两国第一次打开坚冰的超级外交。我们的总理亲自布置交办给******的任务,就是要求招待外宾的国宴上要用辽东半岛的鲍鱼。因为北纬39度的海水不冷也不热,最适于鲍鱼的生长。
任务下达到黄海的獐子岛后,当地人们备感光荣和自豪,尽管鲍鱼在冬季都深藏到礁石深处“冬眠”,很难寻找足迹,但年轻的潜水员王天勇鼓起勇气,在零下20多度的严寒中,潜进砭骨的海水里寻找和捕捉质量高档的鲍鱼。
每一次浮出水面,他的潜水衣就被冻成一层玻璃状的明盔亮甲,用棍子一敲,就咔嚓咔嚓地往下掉冰碴儿。就这样,他先后奋战多天,下潜一百多次,终于捕捉到一千多公斤高质量的鲍鱼,火速送到京城。
于是《华美联合公报》发表之后,总理为此致电,特别表扬为这次重大外交成功奋战过的劳动者是“幕后英雄”。至今,王天勇的照片还高挂在獐子岛英雄谱上。同时,全国人民也就都知道了海里的这种玩意。
之后,随着经济浪潮的腾飞,人们的口袋里有钱了,饿怕了的国人第一件事就把钱花在了吃上,来弥补长期亏欠的脾胃。而一旦大鱼大肉腻味了以后,顺理成章,“生猛海鲜”的热潮便随之涌起。
会挣大钱的商人索性趁热打铁,大力鼓吹炒作,宣扬上过国宴的鲍鱼有极大的营养。说鲍鱼富含丰富的球蛋白,营养价值是核桃的七八倍。鲍鱼的肉中还有一种神奇的“鲍素”,能够破坏癌细胞生成。
他们还说鲍鱼具有滋阴补阳功效,平肝,固肾,调整肾上腺素分泌,具有双向性调节血压的作用。补阴补阳的食物一般是有着严格区分的,如果你阴虚吃人参,更会升腾燥火甚至大流鼻血,而鲍鱼却阴阳并用,补而不燥,绝无副作用。
于是鲍鱼的身价便节节攀升,没多久就俨然成了各种宴席上的大菜。什么清蒸鲍鱼、红烧鲍鱼、酱焖鲍鱼、龙井鲍鱼、一品鲍鱼、鲍鱼裙边……总之,只要有了名字带“鲍鱼”的菜品,请客的或被请的人,都会感到一种高档的品位。
然而,鲍鱼鼎盛辉煌的时候毕竟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八十年代之前,虽然它已经有幸担任了国宴的主菜,但以实际情形来讲,它的真正地位一直距离这种官方赋予的“高大上”定义相差甚远。
因为一是价钱没有放开,属于完全的计划经济,没有商业利益,就没有人主动挖掘其价值。而滨城本地人又素有“棒面肚子,料子裤子”之称,老百姓根本舍不得在吃上“奢侈”,所以鲍鱼肉尽管只卖两毛钱一斤,在水产商店完全属于难销的货,基本无人问津。
二来当时物资流通性太差,后期加工也跟不上,以至于这种玩意一直只限于本地消耗,不是海滨城市难以觅其踪迹,在全国范围便很难获得恒久、持续的价值认知。
三来渔业生产因为“运动”也一直停滞不前。所以当时在辽东半岛沿岸的任何一个海湾,只要憋一口气扎进半个多人深的水里,多少就可以找到些鲍鱼,它并不像后来那样一百倍地稀有和珍贵。
因此,这个年代的海滨渔民几乎人人可以轻易吃到鲍鱼,在本地老百姓的眼里,鲍鱼甚至还没有海螺珍贵。“海碰子”们更是可以随意把鲍肉剜出来,放在火堆上烤得滋啦啦冒油汤,然后就胡乱地嚼着,稀里糊涂地咽下肚去,那完全是单纯地用以果腹,毫无珍惜之意。
要说滨城的老百姓们对鲍鱼公认的认知,并没有什么华丽的形容词,最高的评价莫过于“鲍鱼不塞牙”。
可他们却不知道,这已经是一种最朴实无华的极致表扬了。因为什么高级的鱼呀肉呀,吃了都得塞牙,而既富有弹性又有咬劲儿的鲍鱼肉,却不塞牙,这是绝对妙不可言。
因此,事实上得着最大好处的就是洪衍武了。他一边在心里感叹“海碰子”们身在福中不知福,一边牟足劲儿地大吃大嚼鲍鱼。
从到了“云雾崖”,他在海边的每一餐,向来都短不了要烤上几十个鲍鱼,来和陈力泉、“小百子”一起分享。他还专挑大个儿的,至少也是“六头鲍”以上,弄得人人都知道他对鲍鱼情有独钟。
特别是“飞蟹”,见他们有粮食有烤鸟肉不吃,直说他们傻,笑话他们京城人没见过世面。
可洪衍武却不在乎这个,实惠已经全落他们自己肚子里了。滨城的“紫皱盘鲍”可是鲍鱼家族中的上品,以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而闻名。哪一顿饭他吃着鲍鱼喝着小酒,不是上千块的东西入肚?落个傻名,也比错失这种饕餮良机强。
可话说回来,在这个年代鲍鱼肉既然这么不值钱,那它为什么又是“海碰子”们千辛万苦也要捞出来的海货呢?
事实上,在1977年,鲍鱼真正值钱在于它那闪着七彩光的鲍壳。
此时,我们的国家正以鲍鱼壳制作贝雕工艺品出口换取来外汇,迫切需要大批原料。同时鲍壳还是著名的药材“石决明”,因为有明目的功效,有个别称叫做“千里光”,所以水产公司的收购点专门为此开出了一斤鲍鱼壳四毛八的高价。
这可是一个诱人的价钱。像一个“碰海”好手一潮水就能戗鲍鱼二十多斤,光鲍鱼壳就能卖出差不多十块钱,还白落个肉吃。
具体到洪衍武他们当中,“大将”和“陈力泉”都是西北岸目前最高记录的保持者,俩人全有过一次潮水捞出近百斤鲍鱼的惊人战绩,但因具体数目相差不远,才难以分出高下罢了。
总之,鲍鱼和海参,是这个绝对禁止私人买卖交易的革命年代唯一能卖钱的两样海物。而且鲍鱼还有一点比海参强。那就是它能被“海碰子”们光明正大地送到国家收购点里卖钱,不用怕被打成投机倒把坏分子。
不过,在此也要说明一点的是,潮涨潮落,星转斗移是自然规律。随着社会发展,当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当鲍鱼肉价格崛起的时候,情况便会发生天壤之别的变化。
鲍鱼壳很快就没有人收购了,甚至宾馆、酒店的后厨,都会把鲍鱼壳当做垃圾倒掉。金州区是滨城最后一个收购点,那时侯市内市外的“海碰子”全把鲍鱼壳往那里送,虽然价格已是每公斤54元,但已经再没有什么人觉得这是个赚钱的好活计了。
而金州收购点面对全滨城的“海碰子”也觉得不堪重负,也没坚持多久,便也跟着关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