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小说网 > 18岁后靠自己,你必须懂点经济学 > 第42章 附录(3)
第42章 附录(3)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18岁后靠自己,你必须懂点经济学最新章节!
多边贸易——我们时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贸易不是单行道,中国若向美国出口50亿美元的衣服,就必须从美国进口50亿美元的飞机、汽车或别的,否则,两国间的贸易就是不公平的。这种自以为是的腔调忽略了一个简单事实:绝大多数的国际贸易并不仅仅局限在两个国家之间,而往往要将许多国家都牵涉进来——这种贸易不是双边贸易,而是多边贸易。一个简化的例子是,日本要从阿拉伯国家进口石油却把汽车卖到美国去,而美国要向阿拉伯国家出口它们所需要的粮食。这其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同另一个国家的贸易是平衡的,但是很显然,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受到损失。所以,在这种多边贸易中,我们只要注意进口与出口的总体平衡就可以了。
绝对优势——如果一个国家生产某种商品的成本低于另一个国家,那么,它在生产这种商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绝对优势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具有某种绝对优势的国家输出该种商品,而处于劣势的国家则输入该种商品,这对双方都有利,所以国际贸易才会存在。在他们眼里,处于劣势的国家向处于优势的国家输出产品是不可想象的。
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的成本均高于另一个国家,那么它是否还能通过向后者出售商品来获益?经济学家说,能。假设A国1单位劳动可以生产1单位布料或1单位小麦,而B国1单位劳动可以生产4单位布料或2单位小麦,那么显然B国的生产具有绝对优势。但是,A国用劳动生产1单位小麦并出口到B国,可以换回2单位布料,这比它用1单位劳动生产布料划算。而B国用1单位劳动生产4单位布料并出口到A国,就可以换回4单位小麦,这比它用1单位劳动生产2单位小麦划算。两国分别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相互贸易。这种贸易是建立在每个国家各自都有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生产的基础上,或者被称为是源于比较优势。
中国价格——美国《商业周刊》在2004年12月报道说,“中国价格”是美国企业最害怕的字眼。“要么削价30%,要么丢掉生意”,这就是“中国价格”。相对于另一个热门词“中国制造”,“中国价格”一词在经济学意义上更综合、更准确地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长背后各要素间的互相作用的内涵以及对于全世界的影响。“中国价格”是中国经济研究的一大热门,也是国际间政治和经济方面的热门话题。有一些人喜欢从负面看待“中国价格”,这两年出了不少针对中国商人的烧鞋子、砸铺子的事情。
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经济学中最古老的也是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所谓自由贸易是指没有国家干预的国与国之间自由进行贸易的政策。而保护主义正相反,它是指在国际贸易中由国家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干预的政策。自由贸易对交易双方都有利,对此经济学家并没有什么争论或异议,那么,为什么还有人提倡保护?因为在某些条件下,保护可以使本国在国际贸易中形成某些垄断权力,从而可以以牺牲外国利益为代价进一步提高本国利益。不过,保护的好处并不确定。保护可能引来贸易伙伴更大程度的保护,其结果究竟是福是祸实未可知。
关税——一般是指对进口商品入关时所课征的税。由于关税是由外国人来支付,所以,人们常常想当然地认为关税是多多益善。他们忘了,征收关税是对自由贸易的干涉,这毫无疑问使人们能享受到自由贸易的好处减少了。
贸易补贴——国家对进出口贸易给予的津贴就是贸易补贴。补贴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直接贸易补贴简单来说就是负税,其后果与税收正相反。间接补贴则一般采取放宽信贷、廉价使用能源或免费使用基础设施等方式。补贴量可以与贸易量保持某一固定比例关系,称为从量补贴;也可以与贸易值保持某一固定比例关系,称为从价补贴。
商品倾销——是指一国在国际市场中以低于它在本国市场中的要价来大量地推销商品。经济学家们通常认为,一国对外实行商品倾销,必须具备如下两个条件:首先需要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关税制度,否则该国无法利用关税制度来限制倾销商品向国内市场的回流,以低价倾销来占领海外市场的目的就无法达到;其次要拥有国内市场中较大的垄断力量,不然,国内价格就会因激烈的竞争而被压低,使其对外倾销的实力大受影响。
经济一体化——在经济学里,经济一体化既被定义为一个过程,又被定义为一种状态。作为一个过程,它是指各国民经济消除彼此间的歧视;作为一种状态,它表示各国民经济彼此间不存在或较少存在歧视。经济一体化程度意味着国际贸易的自由程度。经济学家们之所以愿意在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是因为他们坚信:自由贸易对每个参与国家都是有利的。所以,如果哪个经济学家建议中国取消所有的关税,你不要认为他是在说疯话。
关税同盟——通常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所组成,在这些国家之间没有关税壁垒,对于同盟以外的国家则实行统一关税。关税同盟是经济一体化的一种表现,当各国就在全球范围内取消关税问题难以达成一致时,在更小的范围内建立关税同盟就是一种替代选择——这至少可以让参与国家部分地享受到自由贸易的好处。一个世界贸易俱乐部,其职责是监督实施成员国之间达成的贸易协议;为解决成员国之间发生的贸易争端制定规则,以及定期聚会商讨进一步的贸易自由化行动。中国是WTO的前身关贸总协定(GATT)的创始成员国,但由于在1995年WTO成立时没有完成复关谈判,因此中国在WTO中只是一般成员。
世界银行——亦称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主要为发展中国家的建设计划提供贷款。世界银行并不会和商业银行竞争,但参与商业银行的贷款。而世界银行的贷款必须由借款国的政府担保。世界银行成立于1944年,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常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维持紧密联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个国际性的贷款组织,专门负责消除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屏障及稳定货币汇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偿还外债时,每每附加严格指引,目的在于降低通货膨胀,减少进口,增加出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
汇率——或外汇汇率,又称“汇价”、“外汇行市”,是指用本国通货来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价格,或用外国通货来表示的本国货币的价格。它代表一种货币与另一种货币相交换的比率。汇率或者由政府来规定(例如在钉住的汇率体系中),或者由市场力量和政府政策的结合来确定(像在浮动汇率体系中那样)。汇率的高低一般以各种货币代表的交际价值为基础,并根据外汇市场上的供求状况而变化。作为一个重要经济变量,从微观方面看,汇率的变化将会严重影响到一个开放经济中的相对价格;从宏观方面看,汇率的变化还将对通货膨胀、失业、国际收支等产生重要效应。
热钱——在固定的汇率制下,资金所有者会利用各国汇率的变动或利率的差异进行投机,在国际间掀起大规模的短期资本流动,这类流动的短期资本通常称为热钱,或者游资。用游资或热钱来形容这些资金是非常恰当的。游资意味着它们没有根,今天进入一个市场,明天就有可能退出。而热钱则表明它们有些烫手,它们的流入或流出往往会突发性地造成一个国家货币形势的紧张,甚至引发金融危机。当然,“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热钱扑向一个地方,就说明这个地方存在让它投机的空间。所以,热钱的流动反过来也有助于一个国家发现其汇率制度或金融市场的漏洞并及时加以弥补。
泡沫——一般的看法是,一种或一系列资产在一个连续过程中陡然涨价,开始的价格上涨会使人们产生还要涨价的预期,于是又吸引了新的买主。这些人一般只是想通过买卖牟取利润,而对这些资产本身的使用和产生赢利的能力不感兴趣。涨价之后便是预期的逆转,接着就是价格的暴跌,最后以金融危机告终。对泡沫的定义,理论界尚未达成一致的意见,对它是否可能发生,也没有一致的看法。但人人都认为自己懂得什么是泡沫并且频繁地使用这个词,在经济学界,这并不是特例。
多边贸易——我们时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贸易不是单行道,中国若向美国出口50亿美元的衣服,就必须从美国进口50亿美元的飞机、汽车或别的,否则,两国间的贸易就是不公平的。这种自以为是的腔调忽略了一个简单事实:绝大多数的国际贸易并不仅仅局限在两个国家之间,而往往要将许多国家都牵涉进来——这种贸易不是双边贸易,而是多边贸易。一个简化的例子是,日本要从阿拉伯国家进口石油却把汽车卖到美国去,而美国要向阿拉伯国家出口它们所需要的粮食。这其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同另一个国家的贸易是平衡的,但是很显然,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受到损失。所以,在这种多边贸易中,我们只要注意进口与出口的总体平衡就可以了。
绝对优势——如果一个国家生产某种商品的成本低于另一个国家,那么,它在生产这种商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绝对优势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具有某种绝对优势的国家输出该种商品,而处于劣势的国家则输入该种商品,这对双方都有利,所以国际贸易才会存在。在他们眼里,处于劣势的国家向处于优势的国家输出产品是不可想象的。
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的成本均高于另一个国家,那么它是否还能通过向后者出售商品来获益?经济学家说,能。假设A国1单位劳动可以生产1单位布料或1单位小麦,而B国1单位劳动可以生产4单位布料或2单位小麦,那么显然B国的生产具有绝对优势。但是,A国用劳动生产1单位小麦并出口到B国,可以换回2单位布料,这比它用1单位劳动生产布料划算。而B国用1单位劳动生产4单位布料并出口到A国,就可以换回4单位小麦,这比它用1单位劳动生产2单位小麦划算。两国分别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相互贸易。这种贸易是建立在每个国家各自都有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生产的基础上,或者被称为是源于比较优势。
中国价格——美国《商业周刊》在2004年12月报道说,“中国价格”是美国企业最害怕的字眼。“要么削价30%,要么丢掉生意”,这就是“中国价格”。相对于另一个热门词“中国制造”,“中国价格”一词在经济学意义上更综合、更准确地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长背后各要素间的互相作用的内涵以及对于全世界的影响。“中国价格”是中国经济研究的一大热门,也是国际间政治和经济方面的热门话题。有一些人喜欢从负面看待“中国价格”,这两年出了不少针对中国商人的烧鞋子、砸铺子的事情。
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经济学中最古老的也是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所谓自由贸易是指没有国家干预的国与国之间自由进行贸易的政策。而保护主义正相反,它是指在国际贸易中由国家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干预的政策。自由贸易对交易双方都有利,对此经济学家并没有什么争论或异议,那么,为什么还有人提倡保护?因为在某些条件下,保护可以使本国在国际贸易中形成某些垄断权力,从而可以以牺牲外国利益为代价进一步提高本国利益。不过,保护的好处并不确定。保护可能引来贸易伙伴更大程度的保护,其结果究竟是福是祸实未可知。
关税——一般是指对进口商品入关时所课征的税。由于关税是由外国人来支付,所以,人们常常想当然地认为关税是多多益善。他们忘了,征收关税是对自由贸易的干涉,这毫无疑问使人们能享受到自由贸易的好处减少了。
贸易补贴——国家对进出口贸易给予的津贴就是贸易补贴。补贴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直接贸易补贴简单来说就是负税,其后果与税收正相反。间接补贴则一般采取放宽信贷、廉价使用能源或免费使用基础设施等方式。补贴量可以与贸易量保持某一固定比例关系,称为从量补贴;也可以与贸易值保持某一固定比例关系,称为从价补贴。
商品倾销——是指一国在国际市场中以低于它在本国市场中的要价来大量地推销商品。经济学家们通常认为,一国对外实行商品倾销,必须具备如下两个条件:首先需要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关税制度,否则该国无法利用关税制度来限制倾销商品向国内市场的回流,以低价倾销来占领海外市场的目的就无法达到;其次要拥有国内市场中较大的垄断力量,不然,国内价格就会因激烈的竞争而被压低,使其对外倾销的实力大受影响。
经济一体化——在经济学里,经济一体化既被定义为一个过程,又被定义为一种状态。作为一个过程,它是指各国民经济消除彼此间的歧视;作为一种状态,它表示各国民经济彼此间不存在或较少存在歧视。经济一体化程度意味着国际贸易的自由程度。经济学家们之所以愿意在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是因为他们坚信:自由贸易对每个参与国家都是有利的。所以,如果哪个经济学家建议中国取消所有的关税,你不要认为他是在说疯话。
关税同盟——通常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所组成,在这些国家之间没有关税壁垒,对于同盟以外的国家则实行统一关税。关税同盟是经济一体化的一种表现,当各国就在全球范围内取消关税问题难以达成一致时,在更小的范围内建立关税同盟就是一种替代选择——这至少可以让参与国家部分地享受到自由贸易的好处。一个世界贸易俱乐部,其职责是监督实施成员国之间达成的贸易协议;为解决成员国之间发生的贸易争端制定规则,以及定期聚会商讨进一步的贸易自由化行动。中国是WTO的前身关贸总协定(GATT)的创始成员国,但由于在1995年WTO成立时没有完成复关谈判,因此中国在WTO中只是一般成员。
世界银行——亦称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主要为发展中国家的建设计划提供贷款。世界银行并不会和商业银行竞争,但参与商业银行的贷款。而世界银行的贷款必须由借款国的政府担保。世界银行成立于1944年,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常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维持紧密联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个国际性的贷款组织,专门负责消除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屏障及稳定货币汇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偿还外债时,每每附加严格指引,目的在于降低通货膨胀,减少进口,增加出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
汇率——或外汇汇率,又称“汇价”、“外汇行市”,是指用本国通货来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价格,或用外国通货来表示的本国货币的价格。它代表一种货币与另一种货币相交换的比率。汇率或者由政府来规定(例如在钉住的汇率体系中),或者由市场力量和政府政策的结合来确定(像在浮动汇率体系中那样)。汇率的高低一般以各种货币代表的交际价值为基础,并根据外汇市场上的供求状况而变化。作为一个重要经济变量,从微观方面看,汇率的变化将会严重影响到一个开放经济中的相对价格;从宏观方面看,汇率的变化还将对通货膨胀、失业、国际收支等产生重要效应。
热钱——在固定的汇率制下,资金所有者会利用各国汇率的变动或利率的差异进行投机,在国际间掀起大规模的短期资本流动,这类流动的短期资本通常称为热钱,或者游资。用游资或热钱来形容这些资金是非常恰当的。游资意味着它们没有根,今天进入一个市场,明天就有可能退出。而热钱则表明它们有些烫手,它们的流入或流出往往会突发性地造成一个国家货币形势的紧张,甚至引发金融危机。当然,“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热钱扑向一个地方,就说明这个地方存在让它投机的空间。所以,热钱的流动反过来也有助于一个国家发现其汇率制度或金融市场的漏洞并及时加以弥补。
泡沫——一般的看法是,一种或一系列资产在一个连续过程中陡然涨价,开始的价格上涨会使人们产生还要涨价的预期,于是又吸引了新的买主。这些人一般只是想通过买卖牟取利润,而对这些资产本身的使用和产生赢利的能力不感兴趣。涨价之后便是预期的逆转,接着就是价格的暴跌,最后以金融危机告终。对泡沫的定义,理论界尚未达成一致的意见,对它是否可能发生,也没有一致的看法。但人人都认为自己懂得什么是泡沫并且频繁地使用这个词,在经济学界,这并不是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