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小说网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个教育专家16年的教子手记 > 第48章 小事儿就是大事情(5)
第48章 小事儿就是大事情(5)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个教育专家16年的教子手记最新章节!
不少家长在孩子年幼时一般不计较孩子看多长时间电视,随意让孩子跟着老人从早到晚地看电视,甚至有的人嫌孩子打扰,就用电视机哄孩子。只是等到孩子上学后,有了作业和考试,才开始和电视争夺孩子。
如果孩子在上学前习惯了“看电视”这个事,没有发展出其他兴趣,上学后突然被限制看电视,他会非常不适应。他的习惯突然被管制,他的享受突然间变成错误。他本来每天活得自由自在,大人突然要求他“自觉”“努力”,可他无从去寻找这个东西,只好“不自觉”“不努力”。无论他表面如何和家长顶牛,他内心其实是很为此痛苦的。
我把这样的观点对一些家长讲了,不少人不以为然。
一位家长说:“我那个孩子,才不会为这个事痛苦呢。他总是找借口从他学习的屋子里跑出来,然后找借口在电视机前多待几分钟,哪怕是几秒。比如来茶几上取一个苹果,削皮时那叫一个慢。好容易削完了,我让他回屋里吃,他就慢吞吞地站起来,倒退着回他的屋,就为了多看一眼电视。他哪里痛苦啊,多看一眼电视他乐死了。”
这位家长这么表面化地看问题,她不知道孩子倒退着回屋时,内心多么痛苦,更不知道这痛苦是如何来的,也不想探究如何帮助孩子解决这个痛苦。这真是让人感到遗憾。
家长为什么不可以改变一下方法,用策略来攻孩子的心呢?
我在写这篇文章时正好收到一个朋友的电子邮件。她说有一次晚饭后她儿子又一直看电视不去写作业,她正要像老样子下命令时,脑子一下闪出我曾经对她说过的“欲擒故纵”。于是咽下要出口的话,把遥控器递到儿子手里,和颜悦色地对孩子说:妈妈不看了,你啥时不看了,就帮妈妈把电视关了。说完她离开客厅,回到卧室看书。她儿子那一瞬间有点吃惊,但马上很高兴地说好,接过遥控器——这以前可是妈妈不敢交给他的东西。当妈的刚进卧室时还有些担心,她没想到的是不到五分钟,就听到儿子把电视关了。孩子还从卧室门探进头来,看到妈妈正捧着一本书在读,相信妈妈没生他的气,就调皮而愉快地说:“妈,我写作业去了。”这位朋友说,以前总是因为看电视的事批评抱怨孩子,没想到自己稍一改变方法,孩子就有相应变化。看来是自己以前用错了方法。
在控制孩子少看电视方面,我认为正确的做法是,在他很想看的时候让他心安理得地去看,不要让孩子一边看电视一边觉得有负疚感,但平时家里要尽量少开电视,家长自己在看电视上做到节制,以身作则,用行动产生说服力,而不是用语言。
最糟糕的情况是,家长自己整天在客厅里看电视,孩子从自己的书房里跑出来想看一会儿,却遭到训斥。理由是:我是大人了,工作一天很辛苦,并且现在不需要学习,可以晚上看电视;你是孩子,需要好好学习,需要完成作业,所以不应该看电视。
这样的道理听起来没错,孩子也无法反驳,但这种说法造成的效果非常不好,你实际上是在告诉孩子:电视是一项特权享受,我已经有资格享受了,你还没有资格,你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获得这样的资格。
这种感觉让孩子觉得他和大人不平等,他意识到了大人的强权,他也意识到了“学习”和“享乐”是对立的。他理性上知道应该去学习,可是天性中的享乐愿望又让他非常想看电视。这种矛盾让孩子不舒服,不舒服感如果经常刺激他,就会慢慢激发他对看电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厌烦。
关于家长少看或不看电视,我对一些为孩子看电视而头疼的家长建议过,不少人表示这一点难以做到,有的是管不住自己,有的是管不了配偶,有的是不好意思让家里老人委屈,总之电视就是不能不开,也不能少开——如果这样,就没招了。连家长们做起来都有难度、都不想做的事,为什么要求孩子能做到呢?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家长的行动比言语更有说服力。要尽可能减少环境中的诱惑,而不是劝说孩子去抵抗诱惑;要用“人性”来体恤孩子,而不是用“神性”来要求孩子。我认为每个孩子都是非常懂得感恩的,如果家长在和他的相处中很体贴他,他也会反过来以他的“懂事”和“听话”回报家长。
电视如美食,本身没什么错,但享用要有节制。我们在教育孩子时,要想办法让他学会有节制地吃东西,而不是把美食锁进冰箱,惹得他总想瞅个空偷吃几口。
家庭教育中,在任何事情上,家长和孩子都不要形成这种猫捉老鼠的关系。不要让孩子因为“听话”或害怕家长才不看电视,要培养他的理性和上进心,让少看电视成为孩子自觉自愿的选择。
圆圆上大学后,有一次我问起她,是否感觉我们对你看电视有过限制。
她说没有啊,你们从来不管我呀。她的记忆中甚至尽是我们的纵容。除了不说什么,还经常和她一起看动画片,比如《米老鼠和唐老鸭》《机器猫》《鼹鼠的故事》等都是我们在一起看的。
我又问她是怎么做到有节制地看电视的,她说不知道,好像没有有意识地约束过自己。她又想想说,觉得看电视也挺好,不过一直有一种感觉,觉得不应该花太多的时间在那上面。看电视还不如看小说有意思,有时间的话,她宁可读一本小说或杂志。
从幼儿期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也是防止他患上电视瘾的好办法。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喜欢阅读,他的智力就会发育得更好,他会更容易发现别的有兴趣的事。同时他的思想会更成熟更理性,他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不会舍得让电视浪费自己的时间。
有的家长不赞成孩子从小阅读,认为小孩子应该活得轻轻松松的,太早让他读书很累,应该等他长大了再去阅读——有这种想法的家长,一般来说他自己不喜欢读书,把阅读看成件劳累的事。他不知道孩子是多么容易受到书的诱惑,一个心智开始萌动的孩子,他捧着一本书时表现出的如醉如痴,甚至超过看电视。孩子是在阅读中成长,还是在电视机前长大,其所形成的智力差距和智慧差距是巨大的。
如果说在看电视问题上我“控制”了圆圆,不如说一直是在用“培养”的思路来解决问题——不去控制孩子的身体动作,而是想办法引导她的心;不满足于孩子表面上的服从,而是让好习惯成为孩子内在的一部分——这才叫教育,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吧!
6 永远正确的家长最失败
“永远正确”的家长放下自我中心念头,他不是降低了自己,而是推开生命的另一扇窗户,阳光会照进来,洒满孩子和自己的世界。走出永远正确的幻境,就是开始走出失败的厄运。
一位朋友电话告诉我一件事:我们共同认识的一位熟人的孩子因重度抑郁几年不愈,被迫从大学退学,现在住进精神病院。这个消息让我吃惊,但并不意外。我们都知道这个孩子是怎样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这些年,看着孩子在父母制定的各种完美的规矩、期望和严格要求中艰辛地活着,每况愈下,有时会忍不住劝告这对父母:也许要改变的是家长自己。换来的总是他们的惊讶和生气。
听朋友说,现在,我们认识的这位熟人痛苦地到处跟人说,她刚知道孩子父亲的一个叔叔有神经病,孩子的病是遗传……
养育孩子是一件时间跨度长、问题层出不穷的事情,一旦有问题,必定意味着有一个问题根源。如果家长相信过失肯定不在自己这里,那唯一的过失者就是孩子自己,他的问题只来源于他自己,他天生有问题。这样,家长就成了受害者、无辜者。
2010年,某音乐学院大学生药家鑫开车撞人致对方轻伤,却下车将受害人连扎八刀,致其死亡。其手段之残忍、心态之畸形令人惊讶。据媒体报道,他在法庭上提及父母对他管教严厉,尤其从4岁开始学钢琴后,父母经常为练琴的事殴打他,甚至把幼小的他关在地下室进行惩罚。我想,他之所以在法庭上陈述这些,应该是他已意识到自己问题的出处。病态的教育必会导致病态的结果,药家鑫成长的过程就是心理畸变的过程。长期以来的苛求、责难、体罚,在明处培养出一个会弹钢琴的大学生,暗处却制造出一个心理和道德变态者。虽然在事发时他已是成年人,法律上自负其责,与父母无关,可谁能说他的残忍和不可理喻与他的家长无关?
但在“药家鑫案”发生后,他父亲对媒体这样说:“我们夫妻俩为他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他却以自己的行为彻底摧毁三个家庭。我们对他的恨,远远大于任何人。将来法律怎么判他,都是他应得的。”
药父和前面提到的我的熟人,作为家长,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孩子出现问题,与他们无关,他们自己从来没有错,错的是孩子自己。我们不能说药父在故意说假话,只能说,他的思维方式,只能让他这样想,这样说。
像药父一样的父母现在其实并不在少数,他们分布在各文化层次中。由于他们永远正确,所以他们不需要学习,他们既不需要被教育,也不需要去改变,更不需要去反思。反思意味着自我质疑和自我分析,这与他们的永远正确的自信是相悖的。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他们会不遗余力地在孩子身上或其他地方,如学校、教师、社会、基因、遗传等方面找出原因,花再多的力气,也在所不惜。
但是,上帝似有不公,永远正确的父母,总是一群最失败的家长。其中原因,分析起来很简单。
首先,生活总有种种矛盾出现,如果父母从来没错,犯错的就只能是孩子。一个孩子经常领略自己的失败和窝囊,他会慢慢地形成一个稳定的认识:自己不行。
其次,父母永远没有错,孩子就看不到认错的榜样。虽然他经常被要求认错,而他学到的正是“我从来没有错”,渐渐养成爱自己的想法超过爱一切的固执习惯。
第三,永远正确的家长总是不停地给孩子各种建议和要求,孩子没有思考的机会,尝试精神和判断力一点点萎缩,慢慢变成一个成年的幼儿,以一棵藤存在而不能以一棵树站立。
“永远正确”的家长古今中外一直有,但在当下,更成为一种愈演愈烈的社会现象。
例如,媒体经常有对问题青少年的报道,在明明白白讲出家教的症结后,结尾处却总是掉转枪口,把批评的矛头指向孩子,家长的过失总被轻轻一带而过,甚至完全抹去。
还有一种情况,现在儿童和青少年心理问题很多,神经官能症成为高发病,抑郁症、多动症、自闭症……各种症状被一样一样地推给遗传或基因,这使问题陷入更难解决的境地。对此,著名社会心理学家A·阿德勒早已指出,把儿童心理问题推给遗传或天性这种宿命论的抬头,总是发生在人们想要逃避责任时。
这种现象以前有,现在更甚,将来也还会有。
科学史上有一条重要法则“假设有某个对立方能永远处于强势地位,那么世界的秩序就将遭到毁灭”。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永远正确的家长最具破坏性。虽然不是有意而为,他们对孩子的爱也不必怀疑,但一个孩子培养得好不好,从来不单纯是目标的问题,更是方式的问题。教育方式决定了,父母之爱可能是一座花园,也可能是一间牢狱。
教育的真正准备是完善自己。知不足者好学,学然后知不足。
从为人父母那天起,面对一个完美、独立、有无限潜能的生命,让自己变成一个力图自我完善的谦卑者,而不是荣升为一个没有过错、不可以被指责、具有完全操控权的君主。
没有人能成为一架精密仪器,没有过失的家长是不可想象的。父母之爱应该是水。上善若水,如水的爱,一定包含着适时的自我调整、自我改变,它至纯至真至善至美。
“永远正确”的家长放下自我中心念头,他不是降低了自己,而是推开生命的另一扇窗户,阳光会照进来,洒满孩子和自己的世界。走出永远正确的幻境,就是开始走出失败的厄运。
7 开“提意见会”
孩子身上有什么问题,家长当然需要让孩子知道,要帮他完善。但如果直接说,孩子多半不愿意接受,甚至会不高兴。所以,“提意见会”的价值不在于改造孩子,在于让孩子郑重其事地获得表达权,并且感受到交流方式的重要性。
孩子身上有什么问题,家长当然需要让孩子知道,要帮他完善。但如果直接说,孩子多半不愿意接受,甚至会不高兴。这很正常,大多数成年人不也是这样嘛,别人在指出我们缺点的时候如果不顾说话方式,我们也会下意识地反驳。同时,在和孩子相处中,父母自己有什么不妥,自己很难发现,这就容易导致家长不知不觉地陷入一错再错的境地。
在我女儿圆圆小时候,大约从她三四岁开始,我家每周开一次“提意见会”,不仅较好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而且还有额外的收获。
平时我对圆圆的一些小毛病尽量不说,能接纳的就接纳,不能接纳的暗暗帮她矫正,比如她小时候吃饭响声大,我就和她爸爸提前沟通好,然后在饭桌上说:“爸爸,你吃饭声音有些大了,要注意点啊。”爸爸假装刚发现这个问题,不好意思地笑笑,赶快收敛吃相。圆圆听到了,看到了,自然会控制自己的吃饭声。问题当然不可能一次改掉,待下次我再发现她吃饭声有些大时,我就又提醒她爸爸,“爸爸,你今天吃饭声音又有些大了。”一段时间后,圆圆的这个毛病就消失了。
但有的问题没这么简单,做示范用处不大,孩子意识不到其中的规则,就需要明确指出来。比如东西最好不随意乱放,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等。我最初是直接告知的,发现她有抵触,或不以为然,就考虑要改变一下方式,让她能心悦诚服地接受。
不少家长在孩子年幼时一般不计较孩子看多长时间电视,随意让孩子跟着老人从早到晚地看电视,甚至有的人嫌孩子打扰,就用电视机哄孩子。只是等到孩子上学后,有了作业和考试,才开始和电视争夺孩子。
如果孩子在上学前习惯了“看电视”这个事,没有发展出其他兴趣,上学后突然被限制看电视,他会非常不适应。他的习惯突然被管制,他的享受突然间变成错误。他本来每天活得自由自在,大人突然要求他“自觉”“努力”,可他无从去寻找这个东西,只好“不自觉”“不努力”。无论他表面如何和家长顶牛,他内心其实是很为此痛苦的。
我把这样的观点对一些家长讲了,不少人不以为然。
一位家长说:“我那个孩子,才不会为这个事痛苦呢。他总是找借口从他学习的屋子里跑出来,然后找借口在电视机前多待几分钟,哪怕是几秒。比如来茶几上取一个苹果,削皮时那叫一个慢。好容易削完了,我让他回屋里吃,他就慢吞吞地站起来,倒退着回他的屋,就为了多看一眼电视。他哪里痛苦啊,多看一眼电视他乐死了。”
这位家长这么表面化地看问题,她不知道孩子倒退着回屋时,内心多么痛苦,更不知道这痛苦是如何来的,也不想探究如何帮助孩子解决这个痛苦。这真是让人感到遗憾。
家长为什么不可以改变一下方法,用策略来攻孩子的心呢?
我在写这篇文章时正好收到一个朋友的电子邮件。她说有一次晚饭后她儿子又一直看电视不去写作业,她正要像老样子下命令时,脑子一下闪出我曾经对她说过的“欲擒故纵”。于是咽下要出口的话,把遥控器递到儿子手里,和颜悦色地对孩子说:妈妈不看了,你啥时不看了,就帮妈妈把电视关了。说完她离开客厅,回到卧室看书。她儿子那一瞬间有点吃惊,但马上很高兴地说好,接过遥控器——这以前可是妈妈不敢交给他的东西。当妈的刚进卧室时还有些担心,她没想到的是不到五分钟,就听到儿子把电视关了。孩子还从卧室门探进头来,看到妈妈正捧着一本书在读,相信妈妈没生他的气,就调皮而愉快地说:“妈,我写作业去了。”这位朋友说,以前总是因为看电视的事批评抱怨孩子,没想到自己稍一改变方法,孩子就有相应变化。看来是自己以前用错了方法。
在控制孩子少看电视方面,我认为正确的做法是,在他很想看的时候让他心安理得地去看,不要让孩子一边看电视一边觉得有负疚感,但平时家里要尽量少开电视,家长自己在看电视上做到节制,以身作则,用行动产生说服力,而不是用语言。
最糟糕的情况是,家长自己整天在客厅里看电视,孩子从自己的书房里跑出来想看一会儿,却遭到训斥。理由是:我是大人了,工作一天很辛苦,并且现在不需要学习,可以晚上看电视;你是孩子,需要好好学习,需要完成作业,所以不应该看电视。
这样的道理听起来没错,孩子也无法反驳,但这种说法造成的效果非常不好,你实际上是在告诉孩子:电视是一项特权享受,我已经有资格享受了,你还没有资格,你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获得这样的资格。
这种感觉让孩子觉得他和大人不平等,他意识到了大人的强权,他也意识到了“学习”和“享乐”是对立的。他理性上知道应该去学习,可是天性中的享乐愿望又让他非常想看电视。这种矛盾让孩子不舒服,不舒服感如果经常刺激他,就会慢慢激发他对看电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厌烦。
关于家长少看或不看电视,我对一些为孩子看电视而头疼的家长建议过,不少人表示这一点难以做到,有的是管不住自己,有的是管不了配偶,有的是不好意思让家里老人委屈,总之电视就是不能不开,也不能少开——如果这样,就没招了。连家长们做起来都有难度、都不想做的事,为什么要求孩子能做到呢?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家长的行动比言语更有说服力。要尽可能减少环境中的诱惑,而不是劝说孩子去抵抗诱惑;要用“人性”来体恤孩子,而不是用“神性”来要求孩子。我认为每个孩子都是非常懂得感恩的,如果家长在和他的相处中很体贴他,他也会反过来以他的“懂事”和“听话”回报家长。
电视如美食,本身没什么错,但享用要有节制。我们在教育孩子时,要想办法让他学会有节制地吃东西,而不是把美食锁进冰箱,惹得他总想瞅个空偷吃几口。
家庭教育中,在任何事情上,家长和孩子都不要形成这种猫捉老鼠的关系。不要让孩子因为“听话”或害怕家长才不看电视,要培养他的理性和上进心,让少看电视成为孩子自觉自愿的选择。
圆圆上大学后,有一次我问起她,是否感觉我们对你看电视有过限制。
她说没有啊,你们从来不管我呀。她的记忆中甚至尽是我们的纵容。除了不说什么,还经常和她一起看动画片,比如《米老鼠和唐老鸭》《机器猫》《鼹鼠的故事》等都是我们在一起看的。
我又问她是怎么做到有节制地看电视的,她说不知道,好像没有有意识地约束过自己。她又想想说,觉得看电视也挺好,不过一直有一种感觉,觉得不应该花太多的时间在那上面。看电视还不如看小说有意思,有时间的话,她宁可读一本小说或杂志。
从幼儿期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也是防止他患上电视瘾的好办法。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喜欢阅读,他的智力就会发育得更好,他会更容易发现别的有兴趣的事。同时他的思想会更成熟更理性,他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不会舍得让电视浪费自己的时间。
有的家长不赞成孩子从小阅读,认为小孩子应该活得轻轻松松的,太早让他读书很累,应该等他长大了再去阅读——有这种想法的家长,一般来说他自己不喜欢读书,把阅读看成件劳累的事。他不知道孩子是多么容易受到书的诱惑,一个心智开始萌动的孩子,他捧着一本书时表现出的如醉如痴,甚至超过看电视。孩子是在阅读中成长,还是在电视机前长大,其所形成的智力差距和智慧差距是巨大的。
如果说在看电视问题上我“控制”了圆圆,不如说一直是在用“培养”的思路来解决问题——不去控制孩子的身体动作,而是想办法引导她的心;不满足于孩子表面上的服从,而是让好习惯成为孩子内在的一部分——这才叫教育,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吧!
6 永远正确的家长最失败
“永远正确”的家长放下自我中心念头,他不是降低了自己,而是推开生命的另一扇窗户,阳光会照进来,洒满孩子和自己的世界。走出永远正确的幻境,就是开始走出失败的厄运。
一位朋友电话告诉我一件事:我们共同认识的一位熟人的孩子因重度抑郁几年不愈,被迫从大学退学,现在住进精神病院。这个消息让我吃惊,但并不意外。我们都知道这个孩子是怎样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这些年,看着孩子在父母制定的各种完美的规矩、期望和严格要求中艰辛地活着,每况愈下,有时会忍不住劝告这对父母:也许要改变的是家长自己。换来的总是他们的惊讶和生气。
听朋友说,现在,我们认识的这位熟人痛苦地到处跟人说,她刚知道孩子父亲的一个叔叔有神经病,孩子的病是遗传……
养育孩子是一件时间跨度长、问题层出不穷的事情,一旦有问题,必定意味着有一个问题根源。如果家长相信过失肯定不在自己这里,那唯一的过失者就是孩子自己,他的问题只来源于他自己,他天生有问题。这样,家长就成了受害者、无辜者。
2010年,某音乐学院大学生药家鑫开车撞人致对方轻伤,却下车将受害人连扎八刀,致其死亡。其手段之残忍、心态之畸形令人惊讶。据媒体报道,他在法庭上提及父母对他管教严厉,尤其从4岁开始学钢琴后,父母经常为练琴的事殴打他,甚至把幼小的他关在地下室进行惩罚。我想,他之所以在法庭上陈述这些,应该是他已意识到自己问题的出处。病态的教育必会导致病态的结果,药家鑫成长的过程就是心理畸变的过程。长期以来的苛求、责难、体罚,在明处培养出一个会弹钢琴的大学生,暗处却制造出一个心理和道德变态者。虽然在事发时他已是成年人,法律上自负其责,与父母无关,可谁能说他的残忍和不可理喻与他的家长无关?
但在“药家鑫案”发生后,他父亲对媒体这样说:“我们夫妻俩为他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他却以自己的行为彻底摧毁三个家庭。我们对他的恨,远远大于任何人。将来法律怎么判他,都是他应得的。”
药父和前面提到的我的熟人,作为家长,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孩子出现问题,与他们无关,他们自己从来没有错,错的是孩子自己。我们不能说药父在故意说假话,只能说,他的思维方式,只能让他这样想,这样说。
像药父一样的父母现在其实并不在少数,他们分布在各文化层次中。由于他们永远正确,所以他们不需要学习,他们既不需要被教育,也不需要去改变,更不需要去反思。反思意味着自我质疑和自我分析,这与他们的永远正确的自信是相悖的。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他们会不遗余力地在孩子身上或其他地方,如学校、教师、社会、基因、遗传等方面找出原因,花再多的力气,也在所不惜。
但是,上帝似有不公,永远正确的父母,总是一群最失败的家长。其中原因,分析起来很简单。
首先,生活总有种种矛盾出现,如果父母从来没错,犯错的就只能是孩子。一个孩子经常领略自己的失败和窝囊,他会慢慢地形成一个稳定的认识:自己不行。
其次,父母永远没有错,孩子就看不到认错的榜样。虽然他经常被要求认错,而他学到的正是“我从来没有错”,渐渐养成爱自己的想法超过爱一切的固执习惯。
第三,永远正确的家长总是不停地给孩子各种建议和要求,孩子没有思考的机会,尝试精神和判断力一点点萎缩,慢慢变成一个成年的幼儿,以一棵藤存在而不能以一棵树站立。
“永远正确”的家长古今中外一直有,但在当下,更成为一种愈演愈烈的社会现象。
例如,媒体经常有对问题青少年的报道,在明明白白讲出家教的症结后,结尾处却总是掉转枪口,把批评的矛头指向孩子,家长的过失总被轻轻一带而过,甚至完全抹去。
还有一种情况,现在儿童和青少年心理问题很多,神经官能症成为高发病,抑郁症、多动症、自闭症……各种症状被一样一样地推给遗传或基因,这使问题陷入更难解决的境地。对此,著名社会心理学家A·阿德勒早已指出,把儿童心理问题推给遗传或天性这种宿命论的抬头,总是发生在人们想要逃避责任时。
这种现象以前有,现在更甚,将来也还会有。
科学史上有一条重要法则“假设有某个对立方能永远处于强势地位,那么世界的秩序就将遭到毁灭”。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永远正确的家长最具破坏性。虽然不是有意而为,他们对孩子的爱也不必怀疑,但一个孩子培养得好不好,从来不单纯是目标的问题,更是方式的问题。教育方式决定了,父母之爱可能是一座花园,也可能是一间牢狱。
教育的真正准备是完善自己。知不足者好学,学然后知不足。
从为人父母那天起,面对一个完美、独立、有无限潜能的生命,让自己变成一个力图自我完善的谦卑者,而不是荣升为一个没有过错、不可以被指责、具有完全操控权的君主。
没有人能成为一架精密仪器,没有过失的家长是不可想象的。父母之爱应该是水。上善若水,如水的爱,一定包含着适时的自我调整、自我改变,它至纯至真至善至美。
“永远正确”的家长放下自我中心念头,他不是降低了自己,而是推开生命的另一扇窗户,阳光会照进来,洒满孩子和自己的世界。走出永远正确的幻境,就是开始走出失败的厄运。
7 开“提意见会”
孩子身上有什么问题,家长当然需要让孩子知道,要帮他完善。但如果直接说,孩子多半不愿意接受,甚至会不高兴。所以,“提意见会”的价值不在于改造孩子,在于让孩子郑重其事地获得表达权,并且感受到交流方式的重要性。
孩子身上有什么问题,家长当然需要让孩子知道,要帮他完善。但如果直接说,孩子多半不愿意接受,甚至会不高兴。这很正常,大多数成年人不也是这样嘛,别人在指出我们缺点的时候如果不顾说话方式,我们也会下意识地反驳。同时,在和孩子相处中,父母自己有什么不妥,自己很难发现,这就容易导致家长不知不觉地陷入一错再错的境地。
在我女儿圆圆小时候,大约从她三四岁开始,我家每周开一次“提意见会”,不仅较好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而且还有额外的收获。
平时我对圆圆的一些小毛病尽量不说,能接纳的就接纳,不能接纳的暗暗帮她矫正,比如她小时候吃饭响声大,我就和她爸爸提前沟通好,然后在饭桌上说:“爸爸,你吃饭声音有些大了,要注意点啊。”爸爸假装刚发现这个问题,不好意思地笑笑,赶快收敛吃相。圆圆听到了,看到了,自然会控制自己的吃饭声。问题当然不可能一次改掉,待下次我再发现她吃饭声有些大时,我就又提醒她爸爸,“爸爸,你今天吃饭声音又有些大了。”一段时间后,圆圆的这个毛病就消失了。
但有的问题没这么简单,做示范用处不大,孩子意识不到其中的规则,就需要明确指出来。比如东西最好不随意乱放,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等。我最初是直接告知的,发现她有抵触,或不以为然,就考虑要改变一下方式,让她能心悦诚服地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