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腊八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继母养儿手札最新章节!
第二十七章
王姑姑来得早, 成国公府的马车虽然天刚亮就派过去了, 可谁也没想到王姑姑早饭也没吃就来了。
这个时候袁璐才刚到老太太那里请安,听丫鬟来报说王姑姑已经到了的时候, 她还没反应过来。
老太太听见了, 就说:“把人喊进来让我看看吧。”
王姑姑就被带了进来,身上背着她自己的小包袱。
老太太其实容貌气度是很威严的, 但是王姑姑在宫里见惯了贵人,到老太太跟前也不怵什么, 有条不紊地行过礼:“见过老太君。”
老太太把她从上到下打量了个遍, 问她:“家里可都料理好了?”
“回老夫人的话, 家里已没有长辈, 叔伯兄弟当家, 也都不用我操心什么。”
老太太点点头,“既然这样, 你就在我们府里安心住下吧。”
王姑姑称是。
老太太对这个王姑姑还是挺满意的,果然宫里出来的人就是不一样, 她也不求别的,就只求汐姐儿也能像她那样从容不迫,不要再畏畏缩缩的。好好的一个国公府姑娘,养的比普通人家的还不如。
老太太看过以后, 袁璐就让人带着王姑姑去安顿了。
老太太留了袁璐吃朝食,饭桌上把这件事跟汐姐儿说了,“人是你婶婶给挑的,以前在宫里当过差。你以后早上在我这里请过安, 就去跟着王姑姑学东西……恩,也不用以后了,就明白开始吧。”
汐姐儿声如蚊讷地“恩”了一声,也看不出到底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袁璐用过朝食以后也开始忙起来,王姑姑来了,她总得给她选个伺候的人。来年两个哥儿开蒙,也得开始挑选书童了。
加上快到腊月,铺子里的账这个月底就要都交上来清算了,公中的账目和她嫁妆的账目都不是小数目。而且花妈妈已经提醒过她,她会打算盘会算术的本事现在还不能在人前显露出来,因此她想算个账还得避着人。
算完账还得清算盈亏,心里得对铺子的发展状况有数,下面的掌柜和管事也是该赏的要赏,该罚的也要罚。实在有一些心太大了的,还得寻个不那么难看的由头的打发出去。
腊月一过就是年关,要准备的东西就更多了,家里打老老小小过年穿的用的都得有新东西吧,府里的下人的新衣服得叫人裁起来了吧,用来赏人的金锞子银锞子也得熔铸起来了吧,府里建筑有破损陈旧的也该找人修葺了……还有给亲朋好友的节礼,就更不用说了,都得操办起来了。
袁璐一下子就忙的跟陀螺似的,脚不沾地,晚上更是沾了枕头就着。
到了腊八那天,袁璐的眼皮底下已经是一圈乌黑了。
这天宫里会赏一些粥出来的。皇后给成国公府赏了一份,太子妃又另外赏了一份。但就是添个意头,量也不多,况且那粥从宫里一路送到府里早就凉透了,御厨手艺再好也白搭。
袁璐前一天晚上就让人准备好了上好的花生、红枣、莲子等食材,该洗的都洗了,该泡着的也都泡着了,第二天更是天不亮就起来了,让人用大火熬了几大锅粥,熬好了就转了小火闷着。给老太太和几个孩子的另外用小砂锅慢慢地熬着。
袁璐听了妈妈说才知道,原来府里的下人虽然都比主子起得早,却不能再主子前头吃朝食,最多就着热茶吃两块隔夜的冷糕点、冷馒头。
平时倒也没什么,就是冬天早上不吃东西浑身发冷,实在难熬。
这天府里的下人一起床都吃上了一碗滚烫香糯的腊八粥,当然如果光喝粥不饱,包子烧饼也是管够。大家便觉着冬日里那刺骨的寒冷也不是那么难以忍受了。做起事来都不缩手缩脚了,反而格外卖力。
老太太也是一起床就喝到了腊八粥,吃着味道实在不错,就对孙嬷嬷道:“这个吃着不错,你也去弄一碗来吃。”
孙嬷嬷笑道:“夫人体恤我们,特许府里的下人今日一起床就吃过了。”
老太太听着点了点头,她确实有心了。
孙嬷嬷补充道:“老奴可听说您和几个哥儿姐儿吃的,都是夫人亲自动的手。”
老太太呼着热气吃着粥,“难怪我说这味道比不上府里厨子的手艺呢。”
孙嬷嬷抿了抿嘴,偷偷笑了下,您刚还在夸呢。
因为是过节,袁璐这天就躲了懒,想名正言顺地歇一天。
身边的几个妈妈也都是心疼她,不过也没真的让她在床上睡大觉,把她赶到王姑姑那里去学礼仪规矩了。
王姑姑教的东西比较奇特,一般的女先生教的也就是琴棋书画、诗词女红之类,但是王姑姑教的是气度,就是从一个人走路的姿势,一嗔一笑的神态,说话的口气还是教起。
这是她这段日子见微知著观察而来,老太太和成国公夫人都没指望姑娘成多厉害的人物,就是想把她身上的畏缩扭捏之气给刮下去。
汐姐儿跟她学了半个多月,已经初显成效。起码现在她敢抬头跟人说话了。
袁璐跟她这段日子以来虽然也算朝夕相对,但别说还真没记住她的长相,主要是因为这小姑娘在人前总低着头。就算是长辈跟她说话,她也是半垂着头。
现在看来也是个十分清秀漂亮的女娃娃。眉眼跟那两个小子有三四分相像。
王姑姑训练她抬头挺胸地走路,训练她敢指示人的目光,训练她敢大声说话……但这些都是表面的,也是最容易提高的,难的是改变内在。
动作习惯好改,一个人的眼神、神情却骗不了人。当然这也非一日之功。
这方面袁璐倒是不需要的。她小时候是跟着她外婆的,她外婆可是民国时期剪齐耳短发,穿蓝布校服的女学生。最讲究小资情调不过了。加上她后来混迹的上流圈里子更是满地装逼犯。她也学会了一声端着装逼的好本事。
袁璐待了小半个时辰,觉得挺无趣的就出来了。
她有些想澈哥儿,但是澈哥儿在老太太跟前。想看他,必须先到老太太屋子里。老太太现在对她也是有好脸色的,但是她难得就想躲一天的懒,当然不会往老太太面前凑。
奈何当下的消遣玩意儿太少,她也实在找不到什么东西消磨时光,最后就回了自己院子,让人给找了针线,她准备缝点东西。
好像现在比较走心的东西,就是出自自己的手了。像袁玲就是送了她一个自己做的精致荷包,也不会有人觉得这礼物太轻。
袁璐摸了好久的下巴,也没想好要做什么,就问花妈妈:“妈妈,我想给老太太和孩子们做点东西,你说做什么好呢?”
花妈妈正坐在旁边绣帕子,就说:“这首选当然是荷包,只是复杂了些,也太费工夫了。不如就绣个帕子,像您的帕子都是老奴做的,您用起来也能想着我不是?”
袁璐点头道:“这个好,我就一人给他们绣一条帕子吧。”
帕子都是裁好的,锁个边,绣个东西就算完工了。
袁璐不会刺绣,就想着让人给在上面写了字,她用线照着缝就行。但是吧,这帕子已经偷工减料成这样了,你要再让别人来给你写字,就太没诚意了。
可她自己不会写繁体字啊,就算照着写了,她这拿关了硬笔的人拿毛笔也写不出什么好字啊……
最后袁璐就给他们一人秀了一棵草,上面随便绣几个彩色的点,就算是小花。怎么看都是地摊上两文钱一条的水平。
如果真要说有什么特别的,就是跟图案相对的那个角落里,用银线绣上了大家的名字的首字母。
像泓哥儿的就是“H”,澈哥儿的是“C”,汐姐儿是的“X”,至于老太太,因为府中没人知道她的闺名,只知道她是跟孙嬷嬷同性,袁璐就给她绣了个“S”。
望着这四条丑的很有特色的手帕,袁璐真的是特别有成就感。连手指上被针出来的那些小伤口也物有所值了。
她忙活了一整个下午就折腾出来这四条手帕,自己看来当然是一等一的顺眼。当下也来劲儿了,让花妈妈给她拿了棉絮,她壮志熊熊地要要给老太太做一副护膝。
当然她也没指望自己刚学就能上手,就先给自己做了一个。就像小时候做沙包一样,先裁几块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的布,然后在反面把三个边缝上,然后把里子翻进去,形成一个小口袋,在口袋里填充上棉花。
刚开始她缝的歪歪扭扭的,几次以后就缝的颇有样子了,只是布块大小选的不好,毕竟要绑在膝盖上,太大了吧妨碍走路,太小了又起不到挡风的作用。而且过年时,她们这些有诰命在身的外命妇还要入宫觐见……所以里面棉花的用量也十分讲究,少了跪着能磕到地砖,多了跪下去又又比旁人平白无故高了一截……
一直折腾到了夕食的点儿,袁璐总算做出了一副迄今为止最让她满意的护膝。
第二十七章
王姑姑来得早, 成国公府的马车虽然天刚亮就派过去了, 可谁也没想到王姑姑早饭也没吃就来了。
这个时候袁璐才刚到老太太那里请安,听丫鬟来报说王姑姑已经到了的时候, 她还没反应过来。
老太太听见了, 就说:“把人喊进来让我看看吧。”
王姑姑就被带了进来,身上背着她自己的小包袱。
老太太其实容貌气度是很威严的, 但是王姑姑在宫里见惯了贵人,到老太太跟前也不怵什么, 有条不紊地行过礼:“见过老太君。”
老太太把她从上到下打量了个遍, 问她:“家里可都料理好了?”
“回老夫人的话, 家里已没有长辈, 叔伯兄弟当家, 也都不用我操心什么。”
老太太点点头,“既然这样, 你就在我们府里安心住下吧。”
王姑姑称是。
老太太对这个王姑姑还是挺满意的,果然宫里出来的人就是不一样, 她也不求别的,就只求汐姐儿也能像她那样从容不迫,不要再畏畏缩缩的。好好的一个国公府姑娘,养的比普通人家的还不如。
老太太看过以后, 袁璐就让人带着王姑姑去安顿了。
老太太留了袁璐吃朝食,饭桌上把这件事跟汐姐儿说了,“人是你婶婶给挑的,以前在宫里当过差。你以后早上在我这里请过安, 就去跟着王姑姑学东西……恩,也不用以后了,就明白开始吧。”
汐姐儿声如蚊讷地“恩”了一声,也看不出到底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袁璐用过朝食以后也开始忙起来,王姑姑来了,她总得给她选个伺候的人。来年两个哥儿开蒙,也得开始挑选书童了。
加上快到腊月,铺子里的账这个月底就要都交上来清算了,公中的账目和她嫁妆的账目都不是小数目。而且花妈妈已经提醒过她,她会打算盘会算术的本事现在还不能在人前显露出来,因此她想算个账还得避着人。
算完账还得清算盈亏,心里得对铺子的发展状况有数,下面的掌柜和管事也是该赏的要赏,该罚的也要罚。实在有一些心太大了的,还得寻个不那么难看的由头的打发出去。
腊月一过就是年关,要准备的东西就更多了,家里打老老小小过年穿的用的都得有新东西吧,府里的下人的新衣服得叫人裁起来了吧,用来赏人的金锞子银锞子也得熔铸起来了吧,府里建筑有破损陈旧的也该找人修葺了……还有给亲朋好友的节礼,就更不用说了,都得操办起来了。
袁璐一下子就忙的跟陀螺似的,脚不沾地,晚上更是沾了枕头就着。
到了腊八那天,袁璐的眼皮底下已经是一圈乌黑了。
这天宫里会赏一些粥出来的。皇后给成国公府赏了一份,太子妃又另外赏了一份。但就是添个意头,量也不多,况且那粥从宫里一路送到府里早就凉透了,御厨手艺再好也白搭。
袁璐前一天晚上就让人准备好了上好的花生、红枣、莲子等食材,该洗的都洗了,该泡着的也都泡着了,第二天更是天不亮就起来了,让人用大火熬了几大锅粥,熬好了就转了小火闷着。给老太太和几个孩子的另外用小砂锅慢慢地熬着。
袁璐听了妈妈说才知道,原来府里的下人虽然都比主子起得早,却不能再主子前头吃朝食,最多就着热茶吃两块隔夜的冷糕点、冷馒头。
平时倒也没什么,就是冬天早上不吃东西浑身发冷,实在难熬。
这天府里的下人一起床都吃上了一碗滚烫香糯的腊八粥,当然如果光喝粥不饱,包子烧饼也是管够。大家便觉着冬日里那刺骨的寒冷也不是那么难以忍受了。做起事来都不缩手缩脚了,反而格外卖力。
老太太也是一起床就喝到了腊八粥,吃着味道实在不错,就对孙嬷嬷道:“这个吃着不错,你也去弄一碗来吃。”
孙嬷嬷笑道:“夫人体恤我们,特许府里的下人今日一起床就吃过了。”
老太太听着点了点头,她确实有心了。
孙嬷嬷补充道:“老奴可听说您和几个哥儿姐儿吃的,都是夫人亲自动的手。”
老太太呼着热气吃着粥,“难怪我说这味道比不上府里厨子的手艺呢。”
孙嬷嬷抿了抿嘴,偷偷笑了下,您刚还在夸呢。
因为是过节,袁璐这天就躲了懒,想名正言顺地歇一天。
身边的几个妈妈也都是心疼她,不过也没真的让她在床上睡大觉,把她赶到王姑姑那里去学礼仪规矩了。
王姑姑教的东西比较奇特,一般的女先生教的也就是琴棋书画、诗词女红之类,但是王姑姑教的是气度,就是从一个人走路的姿势,一嗔一笑的神态,说话的口气还是教起。
这是她这段日子见微知著观察而来,老太太和成国公夫人都没指望姑娘成多厉害的人物,就是想把她身上的畏缩扭捏之气给刮下去。
汐姐儿跟她学了半个多月,已经初显成效。起码现在她敢抬头跟人说话了。
袁璐跟她这段日子以来虽然也算朝夕相对,但别说还真没记住她的长相,主要是因为这小姑娘在人前总低着头。就算是长辈跟她说话,她也是半垂着头。
现在看来也是个十分清秀漂亮的女娃娃。眉眼跟那两个小子有三四分相像。
王姑姑训练她抬头挺胸地走路,训练她敢指示人的目光,训练她敢大声说话……但这些都是表面的,也是最容易提高的,难的是改变内在。
动作习惯好改,一个人的眼神、神情却骗不了人。当然这也非一日之功。
这方面袁璐倒是不需要的。她小时候是跟着她外婆的,她外婆可是民国时期剪齐耳短发,穿蓝布校服的女学生。最讲究小资情调不过了。加上她后来混迹的上流圈里子更是满地装逼犯。她也学会了一声端着装逼的好本事。
袁璐待了小半个时辰,觉得挺无趣的就出来了。
她有些想澈哥儿,但是澈哥儿在老太太跟前。想看他,必须先到老太太屋子里。老太太现在对她也是有好脸色的,但是她难得就想躲一天的懒,当然不会往老太太面前凑。
奈何当下的消遣玩意儿太少,她也实在找不到什么东西消磨时光,最后就回了自己院子,让人给找了针线,她准备缝点东西。
好像现在比较走心的东西,就是出自自己的手了。像袁玲就是送了她一个自己做的精致荷包,也不会有人觉得这礼物太轻。
袁璐摸了好久的下巴,也没想好要做什么,就问花妈妈:“妈妈,我想给老太太和孩子们做点东西,你说做什么好呢?”
花妈妈正坐在旁边绣帕子,就说:“这首选当然是荷包,只是复杂了些,也太费工夫了。不如就绣个帕子,像您的帕子都是老奴做的,您用起来也能想着我不是?”
袁璐点头道:“这个好,我就一人给他们绣一条帕子吧。”
帕子都是裁好的,锁个边,绣个东西就算完工了。
袁璐不会刺绣,就想着让人给在上面写了字,她用线照着缝就行。但是吧,这帕子已经偷工减料成这样了,你要再让别人来给你写字,就太没诚意了。
可她自己不会写繁体字啊,就算照着写了,她这拿关了硬笔的人拿毛笔也写不出什么好字啊……
最后袁璐就给他们一人秀了一棵草,上面随便绣几个彩色的点,就算是小花。怎么看都是地摊上两文钱一条的水平。
如果真要说有什么特别的,就是跟图案相对的那个角落里,用银线绣上了大家的名字的首字母。
像泓哥儿的就是“H”,澈哥儿的是“C”,汐姐儿是的“X”,至于老太太,因为府中没人知道她的闺名,只知道她是跟孙嬷嬷同性,袁璐就给她绣了个“S”。
望着这四条丑的很有特色的手帕,袁璐真的是特别有成就感。连手指上被针出来的那些小伤口也物有所值了。
她忙活了一整个下午就折腾出来这四条手帕,自己看来当然是一等一的顺眼。当下也来劲儿了,让花妈妈给她拿了棉絮,她壮志熊熊地要要给老太太做一副护膝。
当然她也没指望自己刚学就能上手,就先给自己做了一个。就像小时候做沙包一样,先裁几块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的布,然后在反面把三个边缝上,然后把里子翻进去,形成一个小口袋,在口袋里填充上棉花。
刚开始她缝的歪歪扭扭的,几次以后就缝的颇有样子了,只是布块大小选的不好,毕竟要绑在膝盖上,太大了吧妨碍走路,太小了又起不到挡风的作用。而且过年时,她们这些有诰命在身的外命妇还要入宫觐见……所以里面棉花的用量也十分讲究,少了跪着能磕到地砖,多了跪下去又又比旁人平白无故高了一截……
一直折腾到了夕食的点儿,袁璐总算做出了一副迄今为止最让她满意的护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