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听朝2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道君、未来天王、主神崛起、天机之神局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荆楚帝国最新章节!
寝疾初愈的楚王好像换了一个人,以往犹豫的事情,此时变得坚定,以往由黄歇做主的事情,现在都有自己的主见。黄歇自然是不太适应楚王这种风格,昭黍、子莫却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唯有老臣宋玉心中一片悲凉,大王当着朝臣称赞太子至孝,又让太子听朝议政,全为太子立势——王寿不久矣,这才一反平常,力捧太子。
秦国索要荆弩是要事,水车、祭祀、财政是内政,内部策略调整而已。这些事情议定后,熊元主动说起了军校,他基本是按儿子条呈的内容复述:“……军以士尉为干,士尉强则军强,士尉弱则军弱;士尉勇则众勇,士尉怯则众怯。故曰:一人习战,教成十人;十人学战,教成百人。军校之谓,即教战之所也。”
大王忽然言及谁也没有听过的军校,重臣们又看向熊荆——凡是各国都没有的东西,基本是太子弄出来的。天下列国,木作以秦、楚两国为巧,弩炮、水车,这两件于国大益的东西,全是太子造出来的,毫无疑问。
“敢问大王,军校欲教几人为战?”军校没有触动谁的利益,这是楚王力倡的原因。黄歇也没有否定的意思,只是想知道规模多大,要花多少钱。
“校分两等,小学者年入一千五百人,大学者年入一百人……”楚王还未说完,众人就一阵咂舌,小学每年入一千五百人,这也太多了吧。
“大王,小学年入一千五百人之众,耗费过巨啊。”黄歇知道兰台学宫的花费,兰台每年入学不到五十人,需费五百金。军校年入一千五百人,每年岂不是要费数万金。
“荆儿……”熊元看向儿子,准备让他出面细说军校之事。
“唯。”熊荆答应着。“兰台学宫,是贵者之教。人人单寝、人人有仆、人人有车驾,耗费自然不菲。军校之学,行伍之教也。除餐餐食肉外,并无过多花费。学生无车驾、无奴仆、无寝房,唯衣食由下人奉之。一年不过五千金之费。”
“五千金之费?!”五千金是熊荆的估算数字,在熊荆看来不多——他还不知道楚国一年财政收入有多少,上次赏的一千金把他搞懵了。
“五千金太巨,黄歇无以为济。”黄歇头偏向一边,嘴翘了起来。
“咳咳……”熊元咳嗽,他也觉得五千金太多了,然后拿眼睛看了一下子莫。
子莫当即会意,他道:“令尹以为多少金可济?”
“若水车能使田亩多产,田税多于往年者可用之军校。”黄歇不上当,画了一个饼。
“去年田税几何?”熊荆上当了。
“去年……”黄歇眼角悄悄一笑,故作沉吟道:“去年田税距两万金不远,就以两万金计。”
“两万金?”熊荆感觉有些不对,堂堂一国的农业税只有两万金。他记得父亲和黄歇达成的协议,大府每年结余拨付令尹府的钱就有一万六千金。这些钱还是王宫、王卒用剩的,怎么农税如此之少?
其实这既有他不懂先秦税收的原因,也有时代不同的原因。先秦税制,列国所收之税,田租是免不了的,这田租就是后世的农业税,按收成的比例算,一般是十分之一,可实物可钱币。不过除了田租,还有军赋。
何为军赋?军赋就是你当兵出征时吃的粮食、用的武器、穿的盔甲,这些本来是要你自备的,但普通农家不可能自己去造一副盔甲,铸一把戈戟,所以就由国家代造,作战的时候再发给你。国家代造不是国家出钱,钱还是你出,所以要你每年要提前交钱,这就是军赋。
列国军赋皆不同,有重有轻,楚国一般是量入修赋。东迁与秦国议和,楚王即位后楚国战争不多,也就拔是彭城(考烈王二年)、救赵(考烈王六年)、灭鲁(考烈王七年)、合纵攻秦(考烈王二十二年)。战争不多,军赋自然而然就少,令尹府每年收取的田税、军赋,还有可有可无的户赋加起来,也不到三万金。
王室则不同,关市税不多,口赋每人每年三十钱(不足傅籍的十二钱),不过五六千金。真正的大头是山海池泽——出的盐、炼的铜、淘的金、伐的木……只要不是农田里长出来的,皆为王室所有。管仲富国之策所谓的‘唯官山海为可耳’,靠的就是齐国出产盐铁。
楚国权力很不集中,封君、县尹分权甚重。权往往等于钱,山海池泽之利也常被下面封君、县尹截留,可再怎么截留也是要上交一部分。即便如此,每年大府也有五万多金的收入。王室每年花费一万多金,王卒每年花费三万多金,余下的钱就拨入令尹府了。
税制如此,时代也有关系。汉以后历朝历代财政素以农税为重,山海池泽之利所占比例不大,但汉以前,特别是先秦,山海池泽的收入从来都是重于农税的,两汉则基本对等。究其原因,在于两汉及之后山海池泽毁坏殆尽,无重利可收。
还是太年轻了。熊元见儿子入了黄歇的套,心中如此想到,但他不想点醒儿子,这种事情要靠他自己慢慢琢磨领悟。
包括父亲,大家看自己的眼神全有些不同,熊荆顿时领悟自己上当了。田税收取涉及甚广,全程又控制在令尹府手里,多多少少谁说的清楚。他也不着急,只道:“不如以大府岁入为限,多于往年者即用于军校。”
大府控制在王室手里,令尹府管不着。黄歇担心楚王此前答应过的一万六千金没有着落,急道:“大府岁入,必以拨付令尹府之一万六千金为重。”
熊荆看了一下父亲,见他没有表示,答道:“大府不管岁入几何,每年必拨付令尹府一万六千金,余者用度,皆有父王、左徒做主,可以吗?”
“一万六千金?”昭黍、淖狡越听越觉得不对。昭黍道:“大府每年结余不过八千金,何来一万六千金?”
“大王已许我,每年必予令尹府一万六千金。”黄歇不看昭黍,而是看楚王。他当然知道一万六千金是狮子大开口,没想到楚王为了立熊荆为太子居然答应了。熊荆闻言也吃了一惊,他本以为大府每年有一万六千金的结余,没想到结余还不到八千金。剩下八千金怎么办?
诸人全都看向楚王熊元,熊元道:“寡人已令王尹削减宫中用度,此或有数千金。内府数十年积攒金银珠玉,当有数万金,可……”
“大王,内府所存,乃历代先王积攒,怎可尽予令尹?”昭黍忍不住站了起来,他指着黄歇喝道:“大府之余,历年皆予令尹。一万六千金,几乎等于田税,他要拿去干什么?!”
昭黍的神情恨不得把黄歇吃了,他觉得令尹府就是个无底洞,给多少钱都不满足,最气人的是什么事也办不成,钱全让官吏门客贪光吃尽。黄歇则道:“列国图强,皆以人为本。各国之士投我楚国,不善待他们,如何为我所用?”
“先王之金玉、万民之膏腴,图增你黄歇春申君之名望罢了!”
昭黍这话说得已经很重了,黄歇却不惧:“歇之心,天可可鉴。不似朝中大臣,徒有虚名,肉食不谋、尸位逸豫……”
“你!”昭黍暴怒,就要跳到黄歇面前给他两脚,可他是勋贵,凡事不能失礼,终究没有动武,最后只拂袖道:“一小人耳!”
“小人庸庸,却能灭鲁伐齐,扩我楚国疆域,贵人何用?”黄歇傲然。
“然见秦军犹田鼠之见狸猫,瑟瑟怯怯,战战兢兢,不战而奔,为天下笑。”昭黍再次鄙夷,说的楚王眉头一皱。
“大王已许我一万六千金。此非歇所用,乃养士强国之用。”和昭黍这些老顽固是扯不清的,黄歇当即看向熊元和熊荆,他接过熊荆刚才的话答道:“大府不管岁入几何,每年必予令尹府一万六千金,余者用度,黄歇不管。”
黄歇一答,昭黍还要说话,熊元拦住了。他道:“寡人已许子歇,此不必再议。军校所费俱出大府,可以。但水泥之外,荆儿还欲炼钜铁、造海舟,所需师匠,子歇可以给吗?”
“大子需多少工匠?”黄歇问。
“千人足矣。”熊荆说了一个数字,他又补充道:“如果需造府制作器具,可付金钱。”
造府有工匠数万,调走一千人并无大碍。在熊荆的期盼下,黄歇道:“可以。”答完见熊荆笑容满面,又担心他下次还要,又道:“仅此千人,不可再多。”
“哼!”见他如此量小,昭黍道:“臣可赠五百名师匠予大子足下。”
“臣亦可赠两百名。”淖狡知道钜铁是什么东西,立即附和。
“臣亦可赠一百名。”这是太宰沈尹鼯。
“臣亦可赠五十名。”这是太卜观季。
……
“老臣亦可赠十人……”宋玉也说话了,重臣之中他最穷,可他是太子傅。
寝疾初愈的楚王好像换了一个人,以往犹豫的事情,此时变得坚定,以往由黄歇做主的事情,现在都有自己的主见。黄歇自然是不太适应楚王这种风格,昭黍、子莫却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唯有老臣宋玉心中一片悲凉,大王当着朝臣称赞太子至孝,又让太子听朝议政,全为太子立势——王寿不久矣,这才一反平常,力捧太子。
秦国索要荆弩是要事,水车、祭祀、财政是内政,内部策略调整而已。这些事情议定后,熊元主动说起了军校,他基本是按儿子条呈的内容复述:“……军以士尉为干,士尉强则军强,士尉弱则军弱;士尉勇则众勇,士尉怯则众怯。故曰:一人习战,教成十人;十人学战,教成百人。军校之谓,即教战之所也。”
大王忽然言及谁也没有听过的军校,重臣们又看向熊荆——凡是各国都没有的东西,基本是太子弄出来的。天下列国,木作以秦、楚两国为巧,弩炮、水车,这两件于国大益的东西,全是太子造出来的,毫无疑问。
“敢问大王,军校欲教几人为战?”军校没有触动谁的利益,这是楚王力倡的原因。黄歇也没有否定的意思,只是想知道规模多大,要花多少钱。
“校分两等,小学者年入一千五百人,大学者年入一百人……”楚王还未说完,众人就一阵咂舌,小学每年入一千五百人,这也太多了吧。
“大王,小学年入一千五百人之众,耗费过巨啊。”黄歇知道兰台学宫的花费,兰台每年入学不到五十人,需费五百金。军校年入一千五百人,每年岂不是要费数万金。
“荆儿……”熊元看向儿子,准备让他出面细说军校之事。
“唯。”熊荆答应着。“兰台学宫,是贵者之教。人人单寝、人人有仆、人人有车驾,耗费自然不菲。军校之学,行伍之教也。除餐餐食肉外,并无过多花费。学生无车驾、无奴仆、无寝房,唯衣食由下人奉之。一年不过五千金之费。”
“五千金之费?!”五千金是熊荆的估算数字,在熊荆看来不多——他还不知道楚国一年财政收入有多少,上次赏的一千金把他搞懵了。
“五千金太巨,黄歇无以为济。”黄歇头偏向一边,嘴翘了起来。
“咳咳……”熊元咳嗽,他也觉得五千金太多了,然后拿眼睛看了一下子莫。
子莫当即会意,他道:“令尹以为多少金可济?”
“若水车能使田亩多产,田税多于往年者可用之军校。”黄歇不上当,画了一个饼。
“去年田税几何?”熊荆上当了。
“去年……”黄歇眼角悄悄一笑,故作沉吟道:“去年田税距两万金不远,就以两万金计。”
“两万金?”熊荆感觉有些不对,堂堂一国的农业税只有两万金。他记得父亲和黄歇达成的协议,大府每年结余拨付令尹府的钱就有一万六千金。这些钱还是王宫、王卒用剩的,怎么农税如此之少?
其实这既有他不懂先秦税收的原因,也有时代不同的原因。先秦税制,列国所收之税,田租是免不了的,这田租就是后世的农业税,按收成的比例算,一般是十分之一,可实物可钱币。不过除了田租,还有军赋。
何为军赋?军赋就是你当兵出征时吃的粮食、用的武器、穿的盔甲,这些本来是要你自备的,但普通农家不可能自己去造一副盔甲,铸一把戈戟,所以就由国家代造,作战的时候再发给你。国家代造不是国家出钱,钱还是你出,所以要你每年要提前交钱,这就是军赋。
列国军赋皆不同,有重有轻,楚国一般是量入修赋。东迁与秦国议和,楚王即位后楚国战争不多,也就拔是彭城(考烈王二年)、救赵(考烈王六年)、灭鲁(考烈王七年)、合纵攻秦(考烈王二十二年)。战争不多,军赋自然而然就少,令尹府每年收取的田税、军赋,还有可有可无的户赋加起来,也不到三万金。
王室则不同,关市税不多,口赋每人每年三十钱(不足傅籍的十二钱),不过五六千金。真正的大头是山海池泽——出的盐、炼的铜、淘的金、伐的木……只要不是农田里长出来的,皆为王室所有。管仲富国之策所谓的‘唯官山海为可耳’,靠的就是齐国出产盐铁。
楚国权力很不集中,封君、县尹分权甚重。权往往等于钱,山海池泽之利也常被下面封君、县尹截留,可再怎么截留也是要上交一部分。即便如此,每年大府也有五万多金的收入。王室每年花费一万多金,王卒每年花费三万多金,余下的钱就拨入令尹府了。
税制如此,时代也有关系。汉以后历朝历代财政素以农税为重,山海池泽之利所占比例不大,但汉以前,特别是先秦,山海池泽的收入从来都是重于农税的,两汉则基本对等。究其原因,在于两汉及之后山海池泽毁坏殆尽,无重利可收。
还是太年轻了。熊元见儿子入了黄歇的套,心中如此想到,但他不想点醒儿子,这种事情要靠他自己慢慢琢磨领悟。
包括父亲,大家看自己的眼神全有些不同,熊荆顿时领悟自己上当了。田税收取涉及甚广,全程又控制在令尹府手里,多多少少谁说的清楚。他也不着急,只道:“不如以大府岁入为限,多于往年者即用于军校。”
大府控制在王室手里,令尹府管不着。黄歇担心楚王此前答应过的一万六千金没有着落,急道:“大府岁入,必以拨付令尹府之一万六千金为重。”
熊荆看了一下父亲,见他没有表示,答道:“大府不管岁入几何,每年必拨付令尹府一万六千金,余者用度,皆有父王、左徒做主,可以吗?”
“一万六千金?”昭黍、淖狡越听越觉得不对。昭黍道:“大府每年结余不过八千金,何来一万六千金?”
“大王已许我,每年必予令尹府一万六千金。”黄歇不看昭黍,而是看楚王。他当然知道一万六千金是狮子大开口,没想到楚王为了立熊荆为太子居然答应了。熊荆闻言也吃了一惊,他本以为大府每年有一万六千金的结余,没想到结余还不到八千金。剩下八千金怎么办?
诸人全都看向楚王熊元,熊元道:“寡人已令王尹削减宫中用度,此或有数千金。内府数十年积攒金银珠玉,当有数万金,可……”
“大王,内府所存,乃历代先王积攒,怎可尽予令尹?”昭黍忍不住站了起来,他指着黄歇喝道:“大府之余,历年皆予令尹。一万六千金,几乎等于田税,他要拿去干什么?!”
昭黍的神情恨不得把黄歇吃了,他觉得令尹府就是个无底洞,给多少钱都不满足,最气人的是什么事也办不成,钱全让官吏门客贪光吃尽。黄歇则道:“列国图强,皆以人为本。各国之士投我楚国,不善待他们,如何为我所用?”
“先王之金玉、万民之膏腴,图增你黄歇春申君之名望罢了!”
昭黍这话说得已经很重了,黄歇却不惧:“歇之心,天可可鉴。不似朝中大臣,徒有虚名,肉食不谋、尸位逸豫……”
“你!”昭黍暴怒,就要跳到黄歇面前给他两脚,可他是勋贵,凡事不能失礼,终究没有动武,最后只拂袖道:“一小人耳!”
“小人庸庸,却能灭鲁伐齐,扩我楚国疆域,贵人何用?”黄歇傲然。
“然见秦军犹田鼠之见狸猫,瑟瑟怯怯,战战兢兢,不战而奔,为天下笑。”昭黍再次鄙夷,说的楚王眉头一皱。
“大王已许我一万六千金。此非歇所用,乃养士强国之用。”和昭黍这些老顽固是扯不清的,黄歇当即看向熊元和熊荆,他接过熊荆刚才的话答道:“大府不管岁入几何,每年必予令尹府一万六千金,余者用度,黄歇不管。”
黄歇一答,昭黍还要说话,熊元拦住了。他道:“寡人已许子歇,此不必再议。军校所费俱出大府,可以。但水泥之外,荆儿还欲炼钜铁、造海舟,所需师匠,子歇可以给吗?”
“大子需多少工匠?”黄歇问。
“千人足矣。”熊荆说了一个数字,他又补充道:“如果需造府制作器具,可付金钱。”
造府有工匠数万,调走一千人并无大碍。在熊荆的期盼下,黄歇道:“可以。”答完见熊荆笑容满面,又担心他下次还要,又道:“仅此千人,不可再多。”
“哼!”见他如此量小,昭黍道:“臣可赠五百名师匠予大子足下。”
“臣亦可赠两百名。”淖狡知道钜铁是什么东西,立即附和。
“臣亦可赠一百名。”这是太宰沈尹鼯。
“臣亦可赠五十名。”这是太卜观季。
……
“老臣亦可赠十人……”宋玉也说话了,重臣之中他最穷,可他是太子傅。